劳动教养的重大争议与改革思路

来源 :四川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ank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劳动教养制度已经走过了近五十年的风雨历程,它成功地教育、挽救了大量违法和轻微犯罪人员,为维护国家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无论在立法方面还是在执行方面,劳动教养制度与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总体要求都存在着诸多不适应的地方,如:对收容对象的界定呈扩大化趋势;其地域限制也违背了社会主义法律适用的平等原则和法制统一原则;其审批程序又缺乏公开性,并未纳入司法程序,而这直接关系到公民人权的切实保障;在劳动教养的执行上“二劳改”的痕迹比较严重,劳动教养的特色不够明显等等。本课题的目的即是对劳教制度的一些重大争议进行讨论,并对其改革完善提出一些构想。当前,劳动教养制度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应当通过立法进一步明确劳教性质,明确劳动教养应作为一种非刑罚方法的教育矫治手段,通过司法化的审批过程,在执行上逐步实行封闭式、半开放式、开放式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对违法和轻微犯罪人员进行教育,最终使其矫正恶习、回归社会。本文第一章主要是对现行劳教制度存在的弊病和合理性进行分析,是对现行劳教制度的总结,也是对劳教制度所引发的各种争议点的归纳。第二章是对劳动教养的性质定位,通过对各种方案的分析,最终确定了司法化、非刑罚化的道路,这是对劳教制度改革的总体性设计。第三章起的连续三章,是对劳动教养制度具体改革方案的设想,包括了实体法、程序法和执行三大部分。希望拙文能对我国的劳动教养制度改革有一定帮助。
其他文献
劳动教养制度发端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兴衰荣辱半个世纪,见证了共和国成长的各个阶段。作为一项极具中国特色的社会控制措施,它产生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以独特的方式对社会生
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市在建设创新型城市的过程中,目前存在着过于依赖传统增长路径、产业结构低端、创新主体及科技要素缺乏、公共财政投入不足等问题。推进创新型城市建
小学生处在人生的低幼阶段,相对来说他们获取知识的途径主要来源于对一些文字的阅读。他们通过阅读获取了更多的文化知识,同时开阔了视野,良好的阅读有利于小学生个性的全面
在可信性空间上讨论寿险精算中人的寿命分布问题.用具有次可加性的可信性测度替代传统寿险精算中的度量算子概率测度,以生命表的基本统计量为参数,推导出一系列生命函数的数
本文分析了目前高样学生的健康状况,认为传统的“体质健康”观念较陈旧、片面、提出必须以现代“健康”的观念指导高校健康教育工作,强调体育锻炼的积极意义,树立“终生体育”观
信息时代,计算机教学的重要性日渐显著,但目前,中学计算机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其中存在诸多的问题,为了适应新时期发展的需要,中学计算机教学应积极转变教学方法,同时要充分
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人民群众的用电需求也在不断扩大,为了能够确保电力配网更加的安全可靠,必须要积极加强对配电环节故障有效处理。本文通过对提高电力配网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