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压缩下石英玻璃柱中破坏波的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

来源 :宁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gaoc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实验和数值模拟两个方面开展脆性材料冲击破坏行为和破坏波现象的研究。本文主要的内容如下:(1)利用高压气枪发射玻璃圆柱体试件,试件垂直碰撞碳化钨(WC)靶体。用激光测速仪测量试件的撞击速度,并通过高分辨率超高速摄像机对冲击碰撞过程进行拍摄。实验结果表明,试件的破坏首先发生在冲击碰撞端面。冲击速度越高,玻璃柱所受冲击载荷越大,破坏现象产生的越快,玻璃柱破坏程度也越高。当试件正面冲击碰撞时,试件末端一度发生过反向扩张破坏,发生了层裂现象。试件倾斜冲击碰撞靶板时,晶体产生较大的位错滑移,并没有发生反向扩展破坏,最终都是塌陷式的破坏。(2)实验观测到一个产生于冲击碰撞界面且具有一定结构的移动破碎界面,即失效波。失效波的产生需要经历一定的弛豫时间,弛豫时间在数百个纳秒以内。根据实验结果分析表明,玻璃圆杆试件冲击纯压缩区失效波传播速度均匀。破坏波速随冲击载荷提高而增大,随传播距离增大而减小,速度范围为3 mm/μs~5 mm/μs。实验中发现玻璃柱试件两端破碎程度相对中间部分破碎程度高。中间部分产生一个相对透明区,这个透明区域是冲击碰撞后试样内冲击波与反射回来的稀疏波重叠卸载的一个区域。透明区的存在表明失效波的传播出现了停滞。(3)利用PFC软件对实验现象进行数值模拟。建立离散元分析模型,标定石英玻璃的物理参数。在模拟中可以更清晰地看到失效波在冲击碰撞界面产生。失效波产生相对弹性波的产生存在一个弛豫时间,弛豫时间在纳秒量级。失效波以3mm/μs左右的速度往前延伸扩展。模拟中同样产生了类似实验中的透明区域和拉伸层裂等现象。
其他文献
近年来,环境问题日益恶化,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在不断增强.尤其是全球性的气候变暖,引发了很多其他的连锁反应,导致人类的生存空间收到了严重威胁,才使我们意识到不能以破坏环
2020年的春节,本该年味十足,热闹非凡.但由于新型冠状病毒,春节变得异常冷清.病毒部队的士兵个个身穿隐形衣,看不见摸不着,向人类发起“连环炮”,通过接触和唾液传播,一举拿
期刊
本文以全区域覆盖自主移动机器人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其工作区域边界生成和识别技术。作者摒弃了目前国内外一些专利和机器人产品大多采用基于信标的边界生成和识别方法,提出无
在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中,纤维缠绕成型工艺由于具有产品强度高(拉伸强度/密度)、可整体成型及能更好的发挥纤维高强度特性等特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作为其缠绕设备,随着纤维缠
摘 要:目前,我国经济处于高速发展阶段,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电子通信工程技术开始融入人们的生活。在电子通信工程影响力与日俱增的同时,其安全性成为了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电子通信工程以电磁波为媒介,而电磁波在空间传播时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因此电子通信工程中的设备面临着严峻的安全问题。本文介绍了电子通信工程中常见的干扰因素,并对其中设备的抗干扰措施进行了研究,旨在为相关行业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近年来我国引进国外先进的车载钻机用于地面煤层气抽采井施工,但受价格、配套和服务等因素限制,难以大规模推广。国内部分钻机厂商研制出国产车载钻机,满足市场需求并初具规
期刊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随着地震等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所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也越来越严重,人们逐渐认识到建筑结构采用合理的抗震结构设计的重要性。目前,科研人员一般通过结构试验来验证结构设计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