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次研究运用职业紧张量表OSI-R(Occupational stress Inventory Revised Edition,1998)、工作满意度量表、生殖机能调查表、工作能力指数(WAI)表结合实验室测试研究油田野外作业职业紧张因素、作业女工紧张水平、紧张反应与工作能力变化的关系。为进一步研究,采取干预措施、优化劳动条件、保持和增进作业女工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提供依据和思路。 1 职业紧张因素和紧张水平的分析 1.1 职业紧张因素的分析 选择新疆石油管理局野外作业8个工种进行工作分析,根据AET操作原理,对每个工种选择1—2名(有3年以上的工作经验,熟悉其工作任务和操作程序)工人作为人体工效学的工作分析对象。经过聚类分析、图象分析表明:这8个工种分为2类。第一类工作以中度紧张为主,第二类工作以高度、中度紧张为主。油田野外作业中比较常见的职业紧张因素是工作时间长、工间休息过短或缺少、不良的劳动环境和不合理的劳动制度以及社会环境矛盾。 1.2 职业紧张水平的研究 以进入AET分析的各工种工人为基础人群。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各分析工种在岗一年以上900名女工作为紧张水平的研究对象。利用OSI-R中的OSQ和PRQ问卷测试作业女工的紧张水平和应变能力。结果表明:不同紧张水平的年龄、文化程度、工龄分布是相同的。第一类工作以中度紧张为主,第二类工作以高、中度紧张为主。与AET分析的结果是一致的。不同紧张水平的应变能力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随着应变能力降低,紧张水平在不断的增加。提示应变能力对紧张水平具有调节作用。 2 职业紧张对油田野外作业女工的影响 不同紧张组PSQ、VS、PSY、IS、PHS得分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 油田野外作业女工职业紧张与工作能力关系的研究异。随着紧张程度的增加,紧张反应在增加。不同紧张强度组间工作满意度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随着紧张程度的增加,工作满意度在逐渐降低。利用相关分析表明:紧张水平与紧张反应呈现明显的正相关,而与工作满意度呈现明显的负相关。应变能力则与紧张反应呈现明显的负相关,与工作满意度呈现明显的正相关。 油田野外作业女工与对照组相比血糖、血脂、免疫功能指标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观察组的血糖、IgG、IgA、IgM、n七水平高干对照组,而*HO、HD L、**L、几-2水平低于对照组u<*“)。*G水平两组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说明职业紧张能够引起血糖、血脂、兔疫功能的改变。 利用生殖机能调查表对油田野外作业女工进行测试,结果显示:中度紧张组的月经周期异常、经量异常、经前期紧张征的患病率高于高度和低度紧张组并有统计学意义、作业女工妊娠期间浮肿、贫血的患病率高度、中度紧张组高于低度紧张组。妊娠结局各个紧张组间并无明显的差异。同时,发现高、中度紧张组的新生儿死亡率高于低度紧张组u<0刀引。提示职业紧张能够引起女工生殖机能改变,但其作用机理还应进行深入研究。3 职业紧张对女工工作能力影响 本研究采用OSIR量表并结合工作能力指数(WAJ),分析油田野外作业女工职业紧张与工作能力的关系,为深入研究保护作业女工的工作能力,提高工作效率奠定良好的基础。结果显示:不同紧张强度组间工作能力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o<0刀01〕。随着紧张程度的增加,工作能力在逐渐下降并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高中度紧张组工作能力与紧张反应有着明显的负相关,应变能力则与之呈现正相关冲1.(川1八同时发现:在低度紧张组职业任务与工作能力呈现明显的正相关,而紧张反应与工作能力无相关性,这也证实适度的紧张有助与提高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能力,符合 OS卜R关于职业紧张-紧张反应的理论。说明只有紧张程度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出现紧张反应,影响工人的工作能力。应变能力在某种情况下可缓解紧张,本次研究表明应变能力越好,工作能力越能得到发挥。 26 油田野外作业女工职业紧张与工作能力夫系的研究 综上所述,油田野外作业女工承受着较高水平的职业紧张,从而导致女工工作满意度下降,心理紧张反应增加,血糖、血脂、免疫功能改变,最终导致工作能力下降,工作效率降低。因此,易感人群的筛选,作用机理的揭示以及如何采取干预措施提高工作效率将是进一步研究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