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香蕉品种的基因组型鉴定及芭蕉科分子系统学研究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jzy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栽培香蕉由两个野生二倍体尖叶蕉(Musa acuminata Colla,A基因组)和长梗蕉(Musa balbisiana CoRa,B基因组)经过种内和种间杂交及多倍化进化而来。根据形态学特征,栽培香蕉可以分为AA、AAA、AB、AAB和ABB等基因组型。在实践中,基因组型的判断常受到植物生长发育阶段及环境的影响。本研究应用.PCR-RFLP方法,即利用专一引物对扩增出长度为700bp的ITS序列,然后用RSaI对扩增产物进行酶切,对我国香蕉种质资源圃收集的香蕉品种的基因组型进行了研究。对216个香蕉品种的分析表明,除IN28外,大多数栽培种的基因组型与原传统方法鉴定结果一致,并确定了一些存在争议的品种。 芭蕉科(Musaceae)属于单子叶植物纲姜目,有3属60余种,主要分布于亚洲及非洲热带地区。地涌金莲属(Musella)为我国特有属。本文基于核基因ITS片段,叶绿体cpDNA三个片段:trnL-F,atpB-rbcL以及rpsl6对芭蕉科三属的系统发育关系及芭蕉属内的分组情况进行探讨。用于研究的芭蕉属样品共有60个,外群5个,对各个片段及联合cpDNA序列排序后用PAUP软件的最大简约法建立系统树。结果显示芭蕉科三属(Ensete、Musa、MuselM)为严格的单系类群,象腿蕉属为早出类群,地涌金莲属和芭蕉属应该为晚出类群。资料显示芭蕉属形成二个自然的分支,但是属内所研究的三个组的物种并没按照传统的分类方法得到很好的聚类。
其他文献
抗菌肽由于其特殊的作用机理和功效,使其在解决传统抗生素的药物残留和菌株耐药性问题方面显示了巨大潜力。但与传统抗生素相比,某些抗菌肽的抗菌活性还不够理想,这就需要结合抗
学位
真核生物核糖体生物发生是一个高度复杂和协同进行的过程。近年研究显示许多核糖体蛋白参与了pre-rRNA的剪切成熟、核糖体亚基的组装和核糖体的翻译功能。但是对核糖体蛋白影
桔青霉素(CIT)是由青霉属和曲霉属的某些菌株产生的一种广泛污染玉米、大米等农作物的真菌毒素,对动物及人类具有肾毒性、致畸性等。目前已有的检测CIT的方法有薄层层析法、高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和办公用房的室内装潢已必不可少,人们在追求美好生活的同时,却被装潢材料中的有害物质困扰。装潢材料中常有少量甲醛未被化合,可从装潢材料中
用生物或化学因子诱导增强植物抗病性是控制植物病害的有效方法之一。田间和温室条件下研究表明: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及其功能类似物BTH、INA等能有效控制烟草、番茄、黄瓜
PR10蛋白的表达与植物系统获得性抗性反应(SAR)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很多植物对病原菌的防御反应中PR10类蛋白都具有转录表达活性,许多研究表明PR10类蛋白在植物防御反应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研究水稻XIOsPR10基因的功能,及其在水稻抗病反应中的的作用,我们构建了相应的植物过量表达载体以及RNAi表达载体,并通过农杆菌介导的方法将这两个载体分别转入水稻中,希望通过对比能够更好地了解XI
下丘(inferior colliculus,IC)是听觉通路的重要中继站,包括IC背侧核(dorsalcortex of IC,ICd)、IC中央核(central nucleus of IC,ICc)和IC外侧核(external cortexofIC,ICx)。在学
三峡库区蓄水后形成了落差高达30米的消落带,消落带区域生态环境脆弱,受库区水体和库岸污染双重影响,环境质量不容乐观。随着三峡库区生态环境问题的不断暴露,消落带区域生态环境
小檗碱(berberine)系从毛莨科黄连属植物黄连(coptis chinesis Feranch)根和皮中提取的异喹啉类生物碱,为黄连的主要成分,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作为一种药物,小檗碱主要在胃肠道发挥作用。因此小檗碱将不可避免地与动物和人体内的消化酶发生作用,所以我们研究了小檗碱对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及α-淀粉酶这三种消化酶部分性质的影响。研究发现小檗碱对三种消化酶均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小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