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教育提出,学生需要对我们国家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拥有一定的政治认同,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表现出理智的思维品质和法治意识,承担公共责任。财经素养是随着科学精神和公共参与的提出,重新进入大众视野的一种名词。主要强调到底培养什么样的学生,怎样培养学生的问题。理论与实践是永远无法分割的,因此,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提高学生公共参与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精神和法治意识,教师要加大对财经素养课程资源的开发程度。近年来,“卡奴”“月光族”“校园贷”“裸贷”等词语,频繁出现在人们视野中,追其根本原因,无疑与相关人员经济常识缺失、法规意识淡薄及不正确消费观念等因素息息相关。除此以外,将财经素养作为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符合新的课程标准改革要求,在开发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科学精神与公共参与的意识,适应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版)》明确提出,人们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把开发学生的财经素养作为德育的重要内容。财经素养作为课程资源的开发体系,包括收入与消费、储蓄与投资、风险与保险、制度与环境和财富与人生。这些内容皆系《经济生活》模块所包涵的。因此,教师可以以《经济生活》为载体,有效地推进财经素养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不仅可以充实课堂资源,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而且还能够让学生真正掌握财经知识和财经技能。因此,开发利用财经素养课程资源,具有重大的教育意义。通过研读分析相关资源文献,梳理财经素养课程资源的相关理论发展脉络,笔者提出了财经素养课程资源的基本概念,论证了财经素养课程资源在《经济生活》课中开发利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对财经素养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为了让调查的数据更具有说服性,笔者还选择了江苏省盐城市五所中学的教师和学生为调查样本,通过对调查统计数据的认真分析,梳理出该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亮点与存在的问题,问题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因为时间和教师自身对资源掌握程度等因素,导致对资源开发局限于表面;另一类则是因为地理位置偏僻和教师老龄化等因素的影响,造成资源开发缺乏时效性和实践性。通过对两大类问题的分析,从开发主体、开发程度以及实践活动等多角度,剖析了问题产生的具体原因,结合教学原则和课程资源开发的方式,确定财经素养课程资源开发的四个原则与策略,分别从素质拓展、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和实际运用四个原则出发,制定开发的文字与音像、人力资源、信息化和实践等策略,为优化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规范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