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道教伦理思想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儒家伦理、佛教伦理一同奠定了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基石。道教伦理继承了老庄哲学的精华,吸取了儒家伦理、佛教伦理的实质精神,通过特定的方式与载体展现给世人,具有宗教性与世俗性的双重特征。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伦理符合中国广大民众的道德心理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儒家伦理、佛教伦理的诸多不足,为当代中国的伦理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文化资源。在传统文化回归的今天,多元化、多角度地研究中国伦理,一定离不开对中国道教伦理的研究。道教劝善书最能代表道教伦理思想,而“三圣经”亦是道教劝善书的代表。 基于此,本文试图采用三种研究方法对其进行研究。一是跨学科的研究方法,这是因为本文内容涉及宗教学、伦理学等相关学科,因此采用了伦理学、宗教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收集、整理资料的基础上,全面分析论述道教劝善“三圣经”的伦理思想。二是历史分析法,即在查阅道家道教文献、充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对道教劝善“三圣经”伦理思想进行分析论证,将其放置于历史时代,对其产生、发展、壮大的不同时期进行详细论述,以考察其内在原因。三是比较分析法,首先将道教劝善“三圣经”所包含的三本劝善书进行比较,从而梳理其伦理思想发展的脉络。其次,将其伦理思想与儒家伦理思想进行比较,考证其对儒家伦理思想的借鉴与吸收。最后,将其伦理思想与佛教伦理思想相比较,以突出其伦理思想的鲜明特色。 通过采用这三种方法来具体研究道教劝善“三圣经”的生命伦理观、生态伦理观、家庭伦理观、社会伦理观以及政治伦理观所产生的社会背景、思想渊源、内容、特色、时代影响以及当代启示,从而达到古为今用之效果,为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为传统文化的复兴提供可能的思路。总之,无论是站在挖掘道教优秀思想的立场还是为了彰显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发展的影响,道教劝善“三圣经”伦理思想研究的意义与价值都显而易见、不容忽视。研究“三圣经”不仅丰富了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尤其是中国道教伦理思想,而且还可以古为今用,为建设精神文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