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荧光PCR检测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Pantoea stewartii subsp.stewartii)的研究

来源 :湖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szsh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玉米细菌性枯萎病是玉米上的一种毁灭性的病害,尤其对甜玉米更甚,在严重情况下可造成颗粒无收。目前我国尚无正式分布的报道,是被我国列为禁止进境一类检疫性有害生物。在我国口岸的检疫中,一直沿用传统的分离培养、生理生化鉴定、噬菌体检测、免疫荧光染色和致病性试验等检验的方法。应用该类方法耗时长、效率和灵敏度均较低,且经验性很强,又往往难以确定准确的细菌种类,不适合口岸快速验放的要求,难以标准化和大规模的推广应用,这些也正是目前细菌病原缺乏标准检测方法的重要原因。建立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迫在眉睫、意义重大。 本研究成功建立了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检测的TqMan探针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且在国内外未见相同方法报道。将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16S rDNA基因克隆测序,根据本细菌与其它细菌菌株16S rDNA序列差异,设计出对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具有稳定点突变的特异性探针,除泛菌属3个种和欧氏菌属3个种外,还对假单胞菌属1个种,黄单胞菌属1个种,棒形杆菌属1个种,短小杆菌属1个种以及5种植原体进行了实时荧光PCR。结果表明,只有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产生荧光,其他细菌和植原体都没有荧光产生。且绝对灵敏度比凝胶咆泳高100倍,达到2.53×10~6个阳性分子。检测的灵敏度为10~4 CFU/mL的菌悬浮液,相当于4个细菌细胞的基因,灵敏度高,也就是说,反应体系中只要有2个活细菌,实时荧光PCR就能检测到。相对灵敏度为10′CFU/mL,而且整个检测过程只需2小时,由于实验采用独特全封闭反应管及光电传导系统,不用凝胶电泳,降低了污染。 本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以快速、直接检测到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在检验检疫工作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有关小麦纹枯病菌抗生方面的研究,在国内外尚属空白,而在小麦生产和纹枯病的防治中急需明确抗药性现状及治理对策,因此,作者正是基于此而进行这方面的研究.该研究旨为:1、通
当我们说“第二屏”、“第三屏”的时候,我们在说什么?三星Mega6.3在2013年上市后,针对目标人群年轻化的特质,选择“PC+Pad+Phone”的投放策略,和优酷进行了为期28天的多屏联投合作,第三方调研机构华通明略的数据显示,无论是在认知度、喜好度上,二屏、三屏的广告效果都远远高于一屏的广告效果。  轰炸 音量  2013年,三星推出Mega6.3产品线,其6.3寸的屏幕介于PAD和手机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