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和意义]比较结构化教育项目与传统糖尿病教育对注射胰岛素的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剂量、低血糖发生、胰岛素注射技术、血糖、血脂、糖尿病相关痛苦、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通过本研究探索结构化教育项目技术路线,指导临床为注射胰岛素的2型糖尿病患者提供更适宜的糖尿病教育。[研究和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将65例使用胰岛素笔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入干预组(n=33),对照组(n=32)。对照组采用传统糖尿病教育方式,以授课为主,课程共计6小时,并可随时向糖尿病教育护士咨询糖尿病自我管理知识;干预组采用结构化教育方式,患者需完成6次小组结构化教育课程(1小时/次),课程结束后,每月门诊随访一次,随访过程中,教育者询问行为改变目标实施情况,并与患者修改现有目标、制定新目标。两组患者均接受“一对一”胰岛素注射技术教育。3个月后,测量患者体重、生化指标(糖化血红蛋白、血糖、血脂),评估胰岛素注射技术、糖尿病相关痛苦、糖尿病自我管理能力。[研究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患者71例,其中65例完成(干预组33例,对照组32例)。干预前,两组基线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干预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每日胰岛素剂由24.44±13.40单位下降至15.19±11.56单位,对照组由26.59±14.18单位降至20.84±17.69单位;干预组低血糖发生率由27.3%降至9.1%,对照组由25.0%降至12.5%;干预组皮下硬结个数由0.15±0.51个降至0.03±0.17个,对照组由0.25±0.80个降至0.22±0.71个;干预组每个针头重复使用次数由5.30±6.86次降至5.21±5.18次,对照组由5.36±5.29次增至6.08±8.15次;干预组掌握正确轮换技术的患者比例由60.6%增加到78.8%,而对照组由68.8%减少到65.6%;项目结束时,两组患者痛苦量表和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得分均无统计学差异。[研究结论]1.3个月后,结构化教育项目比传统糖尿病教育更能控制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血糖。2.3个月后,结构化教育项目与传统糖尿病教育降低患者痛苦,提高糖尿病自我管理能力作用相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