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与通信等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已经在当前社会各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此背景下,信息技术也成为一门重要的课程进入了中小学生的课堂。山西省也在2008年将信息技术作为独立学科成为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经过近五年的实践,2013年山西省教育厅又对该指导意见进行修订,对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方法和评价系统方面的经验进行总结,对新形势下的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与目标。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强调实践与操作能力,因此在教学上不同于传统的科目,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也发现了许多问题,这就需要教学人员进行专门研究来更好地促进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本文利用自考核以来的2010年-2013年侯马市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及其相关资料,结合一些实地调研信息,来研究山西省侯马市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方面的情况,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寻求当前信息技术教学的一些发展方向。为了更好地研究这个问题,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对考试与教学的关系进行了界定,包括考试的类别,考试与教育测量、教育统计的关系,以及考试成绩与教学的相关性,并结合国内外对考试与教学测评的研究、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研究等。通过对侯马市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统计分析,我们发现,侯马市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着整体教学水平亟待加强、不同学校问教学差异性过大、教学过程中不注重学生的差异性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与当前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科地位有关,也与不同学校重视程度有关,更与各个学校不同教师的教学方法与模式有关,特别是部分学校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没有注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侯马市信息技术教学的相关人员一方面在当前“应试教育”观念仍然较重的大背景下坚持信息技术教学的正确价值取向,通过一定手段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信息技术学科地位,另一方面侯马市各所高中也要加强校际交流与资源共享,认真设计和实施课堂教学评价,同时教师也要因材施教,注重学生间的差异性。本文以学生考试成绩为基础,通过一定的统计分析,既能客观地去评估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又能从中找到不同的研究视角,以学生考试成绩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方法也为不同的学校一线教师的课堂教学探索提供参考,也为其他地区、其他科目的教学研究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