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TP多路径传输性能研究

来源 :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d18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Internet技术的发展,人们提出了各种新的传输技术及协议。IETF信令传输(SIGTRAN)工作组制定的流控制传输协议(SCTP)技术标准,通过多宿主提高网络的高容错性。近年来,SCTP的协议功能不断地被完善和扩充,用以满足传输的可靠性和移动性需求。对于网络结构复杂、存在多路径路由的情况,如何使SCTP有效利用多路径传输资源,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首先论述了SCTP的故障切换技术,分析了影响切换时间和传输性能的协议过程,着重研究了故障切换的三个控制参数,包括路径最大重传数(PMR)、重传超时定时(RTO)和心跳间隔。在此基础上,本文以NS2为仿真实验手段,通过实验研究SCTP传输性能,给出了不同参数取值条件下的故障切换时间和传输吞吐率。本文进一步研究了存在等价多路由(ECMP)的SCTP传输性能。仿真实验发现,当ECMP直达路由和迂回路由的带宽比及时延比均为1时,SCTP的吞吐率可以得到倍增;当带宽比和时延比偏离1时,多路径路由的SCTP传输,其等效带宽劣于聚合带宽。研究表明,ECMP与SCTP共存时,ECMP极易对SCTP的吞吐性能产生负面影响,且改变了故障切换时间的变化特性。
其他文献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无线数据的爆炸式增长使用户对宽带无线网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3GPP组织推出了3G长期演进(Long Time Evolution,LTE)项目。其中,TD-LTE以TD-SCDMA为发展
随着无线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多样化,无线通信终端向多模方向发展,异构无线网络融合和跨层设计已成为业界研究的热点。如何高效精确地仿真多种异构无线网络及跨层算法,为理论研
无线传感与激励网络(Wireless Sensor and Actuator Networks, WSAN)是在传统无线传感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WSN)的基础上引入激励器而衍生出的一种全新的网络。在
随着无线移动通信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和用户要求的急剧提升,无线传输速率需求在今后10年呈指数级增长。但目前的现状是频谱资源越来越短缺,因此未来第五代(5G)移动通信网络需
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 OFDM)系统以其高频谱利用率、灵活的资源分配以及强大的抗色散性能等诸多优势获得光通信界的广泛关注与研究。基
智能视频监控系统能够从摄像头拍摄的视频图像序列中检测、跟踪和识别运动目标,继而分析理解运动目标的行为,从而完成智能安全防范的任务。视频监控中的异常行为检测能够将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