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杂纤维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与仿真应用研究

来源 :江苏理工学院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myskyhon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是实现汽车轻量化最有效的途径,其中混杂纤维复合材料以价格低、可设计性强等特点成为纤维复合材料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目前研究的混杂纤维复合材料结构中增强纤维以单向纤维为主,对结构形式更为复杂的二维机织结构(双向机织布)混杂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不足。因此本文主要针对二维机织混杂纤维复合材料,开展性能试验研究及其在汽车零部件上的工程应用研究。混杂纤维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试验研究。为研究不同增强纤维、不同结构形式混杂纤维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试验制备了二维机织结构的纯碳纤维复合材料、纯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碳/玻层内混杂纤维复合材料、碳/玻层间混杂纤维复合材料、碳/芳纶层内混杂纤维复合材料五种类型复合材料的试验件;对五种试验件进行了拉伸及拉-拉疲劳试验,获取了静载及疲劳试验数据;通过试验数据处理,获取了不同混杂纤维复合材料的拉伸刚度、强度、疲劳寿命等基本性能参数,以及疲劳加载过程中材料的刚度退化规律;并对比分析了不同种类混杂纤维复合材料的混杂效应。混杂纤维复合材料性能预测模型研究。通过试验获取的刚度和强度性能参数与现有的混杂纤维复合材料性能预测模型得出的理论结果的对比,在现有模型的基础上,考虑纤维屈曲和结构差异,分别对二维机织层间、层内混杂纤维复合材料性能预测模型进行了修正,建立了二维机织层内、层间混杂纤维复合材料刚度、强度预测模型,并用于汽车引擎盖的仿真分析。混杂纤维复合材料工程应用研究。选取汽车引擎盖为研究对象,引入混杂纤维复合材料基本性能参数,对钢质和混杂纤维复合材料引擎盖在不同工况下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对比结果表明:在满足引擎盖基本性能要求的前提下,混杂纤维复合材料引擎盖的上板质量相较于钢制材料引擎盖减重52.99%,总质量减重15.20%,验证了混杂纤维复合材料在汽车零部件轻量化设计中的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笔者采用针刺加中药治疗血管性头痛32例,取得明显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2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12例,女20例;年龄最大50岁,最小5岁,平均24.5岁;病程最
如今,越来越多的教师将目光转向微课教学模式,实际上微课与信息技术课程的联系最为紧密,二者天然契合。将微课融入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使本专业技术为领域内学科服务,是顺理
急性肾小球肾炎以水肿、蛋白尿、血尿、高血压为临床特征。笔者采用商陆麻黄汤治疗本病以水肿为主要症状者,确有良效,兹举例介绍如下。1典型病例例1:刘某,男,16岁,1999年4月8日初诊
即便身处桥都,提起廊桥,人们首先会想到的,恐怕多半还是徐志摩笔下满载离愁的康桥。但在重庆,有一座身负“亚洲第一廊桥”之名的濯水古镇风雨廊桥。
城镇的建设跟规划设计是相辅相成的,优秀的规划设计不仅可以提高城市的布局合理性,还可以充分推动城市的多样性建设。城镇的建设发展既要结合本身的经济发展方向,也要和自身
本文旨在对中瑞农场的土地利用的现状及主要驱动力进行分析,主要驱动力是指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中瑞农场土地利用主要因素是由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组成。自然系统中的农
刚下飞机的遇先生不久后就坐在了吧台前,酒瓶折射的彩色霓虹勾勒出山城另一张面容,这是他第一次从远方来到这里。在吧台的调酒师小熊注意到了遇先生的来访,因为他的困倦实在不像
目的探讨脑损伤出血死后血肿影像学信号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方法实验犬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2只,对照组深度麻醉后处死,实验组模仿自然状态下机械性外力击打头部
介绍了欧洲标准协会Eurocode4[EC4(94)]规程关于圆钢管混凝土构件承载力的设计方法,对规程中关于圆钢管混凝土构件基本参数的规定、轴心受压构件承载力设计方法、压弯构件承
内容提要证明一个定理或真命题的一般步骤是:(1)依题意画出图形;(2)写出已知(定理或命题的条件);(3)写出求证(定理或命题的结论);(4)写出证明(推理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