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村矿深部大断面托顶煤巷道主动修复技术研究

来源 :中国矿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f03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增加和大型机械化设备利用率的提高,以及为满足生产需求而日益增大的巷道断面面积,导致原有巷道破坏变形极为严重,深部大断面托顶煤巷道的修复问题显得尤为严峻。因此,深部大断面托顶煤巷道的支护及修复技术急需进一步研究。本文以义马常村矿21170下巷现场实地调研及现场测试结果为基础,运用数值模拟、力学推导等科研手段,对义马常村矿深部大断面托顶煤巷道的破坏特征进行分析,对深部大断面托顶煤巷道的变形破坏特征和支护理论进行研究,探索深部大断面托顶煤巷道变形破坏的主控部位,得到深部大断面托顶煤巷道的“全断面控型易损部位强化支护”围岩控制技术,对常村矿深部大断面托顶煤巷道主动修复方案的确立提供了数据和理论支撑,进而进行现场工业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基于“全断面控型易损部位强化支护”围岩控制技术的常村矿21170下巷主动修复方案能够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主要结论及成果如下:1)通过现场观测调研及数据收集,观察记录义马常村矿21170下巷的变形破坏特征。对21170下巷进行围岩稳定性评价,利用钻孔窥视进行围岩松动圈测试,分析确定义马常村矿21170下巷托顶煤巷道的变围岩力学参数,对总结归纳深部大断面托顶煤巷道变形破坏特征以及新型支护方案的提出提供有力支撑。2)运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从数值模拟结果中分析深部大断面托顶煤巷道围岩受力变形特征,总结归纳得出影响深部大断面托顶煤巷道巷道围岩稳定的主控部位,为提出长期有效的21170下巷主动修复方案的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3)通过构建深部大断面托顶煤巷道力学模型,运用力学推导得出了深部大断面托顶煤巷道顶板变形破临界值,进而分析得出深部大断面托顶煤巷道围岩失稳因素的影响程度,进一步确定深部大断面托顶煤巷道围岩稳定性的主控部位。4)结合现场调研测试、数值模拟和力学推导结果,基于“四高锚杆索,让压减跨,梯次支护”总结得出“全断面控型易损部位强化支护”的深部大断面托顶煤巷道围岩控制技术,提出义马常村矿21170下巷主动修复方案并运用数值模拟对该方案的可行性进行研究。5)在义马常村矿21170下巷进行工业性试验,义马常村矿21170下巷试验段矿压实测数据显示,义马常村矿21170下巷主动修复方案能有效减小21170下巷顶板下沉量和两帮围岩破碎程度,极大限度的增强了21170下巷围岩稳定性,满足了21170工作面回采期间的正常生产运输需求。该论文有图55幅,表14个,参考文献73篇。
其他文献
随着汽车电控系统的广泛应用,发动机作为传统汽车以及混合动力汽车的主要动力源,其动力输出对动力传动系统的匹配及控制具有重要作用。如对混合动力汽车而言,其模式切换过程
显示系统是工程模拟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向飞行员提供友好的人机界面和飞机重要参数信息。从逼真度角度,针对某型工程模拟器显示系统,采用虚拟总线的方式,提出一种基于机载软件
[目的]本课题组前期研究miR-503在人退变椎间盘髓核组织中异常高表达,细胞实验也证实miR-503参与髓核细胞的衰老凋亡。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miR-503与lncRNA MALAT1具有共
在石油储备基地的改扩建工程中,往往需要用到工程爆破手段,爆破产生的地震效应对近区在役储油罐形成安全威胁。本文针对储油罐近区岩土爆破开挖引起的储油罐动力扰动问题,设
[目 的]乳腺癌的发病率不断升高,是全球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蒽环类药物,例如多柔比星(Doxorubicin/Adriamycin,ADM),是治疗乳腺癌最常用的药物之一。ADM是一种广谱抗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机动车的数量日益增多,这导致了城市交通系统的供需矛盾变得愈发严重,城市的不断建设已经无法使不断扩张的出行需求得到满足,导致各式各样的交通问题相继出现。因此发展智能交通是交通发展的必然选择,而在一个相对智能化的交通系统中,准确的公交信息对于乘客安排出发时间和合理的路线选择至关重要,开发具有高精度的公交车行驶时间预测模型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科学、准确的公交车行驶时
青蒿是我国传统中药材,基源植物为菊科植物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本论文统称其为青蒿。其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青蒿素,是含有过氧化桥结构的倍半萜内酯化合物,对于抗氯喹型疟疾和脑型疟疾具有非常显著的疗效。世界卫生组织(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推荐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疗法为治疗疟疾的首选方法。由于青蒿素主要是从青蒿植株中提取,因此以青蒿为研
本文采用双极性脉冲电源,在Na2SiO3+Na4P2O7+NaOH电解液体系中对Ti30Zr5Al3V合金表面进行微弧氧化处理。通过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分析测试仪等测试技术,研究了
石油资源的缺乏和日益增加的环境问题迫切需要一种可再生,无金属污染,可持续和绿色的生物制造方法。生物质衍生化学品价值链的潜力对于培育这样一个新兴的生物基工业至关重要
感应耦合电能传输(Inductively Coupled Power Transfer,ICPT)技术作为一种非接触电能传输方式,因其适用范围广,应用成本低,电能传输效率高,传输功率大等优点而得到了各国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