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结合小分子(离子)物质及变构效应

来源 :江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ckham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分子(离子)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的研究是探索各类小分子(离子)生物学效应和功能的基本途径之一,此类课题的研究有助于人们从分子层面了解生命过程。采用荧光光谱(FS)、紫外光谱(UV)研究了中药有效成分盐酸小檗碱(BC)在胃蛋白酶(pepsin)分子上的结合过程,应用核磁共振(1H NMR)技术研究了BC、苯甲酸钠、葡萄糖、维生素C(VC)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和胃蛋白酶(pepsin)相互作用的关键结合部位以及咪唑型离子液体与BSA相互作用的关键结合部位。为探讨离子液体的潜在毒性,采用多种光谱手段研究了咪唑型离子液体与BSA的相互作用。考虑到生物体内小分子(离子)在结合蛋白质时相互作用的复杂性,采用光谱手段研究了共存物对中药有效成分七叶内酯-BSA、BC-pepsin相互作用的扰动以及金属离子(Cu2+、Zn2+)、BC与BSA结合过程中的变构效应,并结合圆二色(CD)光谱对其机理进行了探讨。为更准确的获取药物分子-蛋白质相互作用参数,基于同步荧光获得了BC与pepsin分子中色氨酸、酪氨酸相互作用的定量参数;借助SAS软件尝试建立药物小分子-血清白蛋白结合过程构效关系的一般数学规律。在本文实验范围内,主要结论如下:1. BC对Cu2+猝灭BSA内源荧光呈负变构效应,而对BSA-Cu2+复合物稳定性以及Cu2+在BSA分子上的结合位点呈正变构效应。Cu2+、Zn2+对BC猝灭BSA内源荧光呈正变构效应,而对BSA-BC复合物稳定性以及BC在BSA分子上的结合位点呈负变构效应。2. BC能够以特定取向方式插入pepsin分子的疏水空腔,且距酪氨酸残基的平均结合距离最近。BC与BSA和pepsin分子的关键结合部位为BC分子中的共轭π体系异喹啉环和苯环结构;苯甲酸钠(SB)、葡萄糖、VC与BSA、pepsin结合的关键部位各有不同,三者在蛋白质分子上的结合部位可能处于临近蛋白质分子表面的亲水区域层。3.实验所选的共存物对七叶内酯-BSA、BC-pepsin结合过程存在不同程度的扰动,与BSA结合引致BSA分子构象的改变是共存物参与并影响七叶内酯-BSA相互作用过程的共同机制,但各种共存物扰动的具体方式有所不同,如离子架桥(I-),同位取代(SB),对药物结合部位的破坏(SDS),使BSA构象的转变(TW-80、VC、葡萄糖)。4.咪唑型离子液体与BSA结合的关键部位为其阳离子部分,但阳离子部分不是使BSA内源性荧光产生猝灭的主要基团,且咪唑型离子液体在BSA上的结合部位不深,与BSA的相互作用比较复杂,作用结果使BSA的二级结构发生明显改变。5. BC猝灭pepsin分子内源性荧光的主要因素为静态猝灭,对色氨酸的猝灭最为显著,BC与色氨酸残基部位的结合最为强烈。6.药物分子结构参数与药物分子-血清白蛋白结合常数的关系并不严格遵循简单线性关系,单纯从药物分子结构的有限个参数考虑归纳药物分子-蛋白质结合过程的构效关系存在明显的局限性。
其他文献
目前,微生物脂肪酶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洗涤剂、手性化合物合成、造纸、生物医药等领域有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枯草芽孢杆菌产生的脂肪酶是已知分子量最小的脂肪酶,它作
锌、铜、铁、锰是植物必须的微量元素,在植物体中主要是生命活动的活化剂以及组成酶、辅酶的成分,它们的作用较多且专一性很强,如果缺乏就可能成为限制因子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品
学位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是一种全固态、高效的能量转换装置,由于自身特有的优点被认为是21世纪最有效的发电系统之一。目前研究的重点是开发可在中低温(600℃~800℃)区域工作的SOFC,为了保证电池良好的输出性能,Y2O3稳定的ZrO2(YSZ)电解质的薄膜化制备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技术路线。本文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法制备YSZ电解质薄膜,研究了溅射过程中关键工艺参数对薄膜性能的影响。实验过程中主
摘要 针对信息技术在教学运用中存在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教学实际从转变多媒体教学的观念,课堂教学中如何把握教学要求、方法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两个方面进行探索,得出信息技术的运用应以“有效”为根本要求,让信息技术真正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其特有的功能。  关键词 有效应用 信息技术 教学观念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信息技术不断地渗透到各个学科教学之中,以它图文并茂、声像兼有、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