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仿真技术的发展和仿真需求的增加使得仿真系统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仿真系统的复杂程度越来越高。随之而来的既有对仿真系统重要性的逐步认识和接受,也有对仿真系统有效性的不断质疑和猜测。因此,不管是从仿真系统的应用推广出发,还是从仿真用户的密切关注出发,均存在对仿真系统有效性评估方法的迫切需求。仿真置信度度量方法研究正是基于上述需求而展开。论文对仿真置信度度量方法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仿真置信度的概念框架和过程模型,给出了仿真置信度的度量要求确定方法、度量体系建立方法和度量框架实现方法,提供了仿真置信度度量方法的评估实现和一个仿真置信度度量方法的应用实例。论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度量实现的阶段划分:将仿真系统的度量实现过程划分为度量要求确定、度量体系建立和度量框架实现三个阶段。度量实现的阶段划分,揭示了不同仿真置信度度量方法在实现过程上的内在一致,屏蔽了不同仿真置信度度量方法在实现过程上的细节差别,强调了不同仿真置信度度量方法在实现过程上的完整要求,统一了不同仿真置信度度量方法在实现过程上的描述规范。(二)度量属性的层次分解:基于仿真系统的结构关系和属性联系对度量要求进行逐层分解。度量要求的层次分解,明确了度量要求分解的前提条件,优化了度量要求分解的实现方式,减少了度量要求分解的主观因素,从而降低了度量要求分解的执行难度,提供了度量要求分解的有效途径。(三)权值数据的虚拟计算:通过建立虚拟属性集和虚拟属性列,将权值数据的计算实现分解成两个阶段:一是同一虚拟属性列内的、不同虚拟属性集的相对重要程度的计算;一是同一虚拟属性集内的、不同属性的相对重要程度的计算。权值数据的虚拟计算,分解了权值数据的计算实现过程,减小了权值数据的专家经验依赖,简化了权值数据的重要程度估计,从而降低了权值数据的分析计算难度,优化了权值数据的分析计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