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乳酸混纺纱工艺及性能研究

来源 :天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aya059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乳酸是一种环保型纤维,其制品废弃物在土壤和水中能被微生物完全降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不污染环境。其表面PH值在6.0~6.5,呈弱酸性,与人体皮肤相容性很好,且有一定抗菌作用。将聚乳酸与其他纤维混纺,如与棉混纺,既发挥了聚乳酸以上的优点,又由于棉纤维的混入,避免了聚乳酸易起静电的不足。在纺纱过程中要采取一定措施,尽量减少静电的产生,同时,对于选用何种混纺比使纱线性能更优,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基于寻找合适的混纺比的思路,做了如下尝试:选用1.8dtex 27mm棉和1.7dtex 37mm棉分别与聚乳酸纤维以7种混纺比例纺纱,混纺比分别为聚乳酸/棉:0/100,20/80,35/65,50/50,65/35,80/20,100/0;测试所有混纺纱的强伸性、条干均匀度、毛羽状况;利用统计上的多项式回归方法找出混纺纱各项性能与混纺比的关系,并对各个混纺比的纱线性能作以对比。对上述7种不同混纺比的聚乳酸/棉混纺纱进行模糊决策分析,对各混纺比纱线的综合性能排以次序。所得结论:1.聚乳酸纤维与棉纤维断裂伸长率差异较大,两种纤维混纺,其混纺纱的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与混纺比之间有着较强的相关关系。由二者纯纺纱的拉伸曲线可以找出混纺纱的强力随混纺比的转折点(临界混纺比),混纺纱的断裂强力随聚乳酸纤维含量的增加,先降低后升高,在临界混纺比附近,强力最低。混纺纱的断裂伸长率曲线在临界混纺比以前上升不明显,达到临界混纺比之后,才有明显上升趋势。2.聚乳酸/棉混纺纱的纱线条干随聚乳酸纤维含量的增加而变好。3.聚乳酸纤维的加入,对毛羽指数改善明显。4.通过模糊决策分析,聚乳酸/棉混纺纱成纱质量由优到劣依次为:聚乳酸(1.67dtex 38mm)/棉(1.8dtex 27mm)PLA/C:100/0,80/20,65/35,50/50,20/80,0/100,35/65聚乳酸(1.67dtex 38mm)/棉(1.7dtex 37mm)PLA/C:50/50,100/0,80/20,65/35,35/65,20/80,0/100
其他文献
本论文选择棉氨、全棉、弹力锦纶、棉锦、涤锦和锦纶六种原料的袜口为实验样品。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YG065H-250型电子式织物强力仪测试袜口低应力下的拉伸性能(包括延伸性
本文介绍了中国国家信息基础设施中有关国家信息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与产业、信息资源、信息人才的概况。作者认为,我国近年来建立的为实现信息化必须的政策、法规10余
从美国大学图书馆排序与美国大学排序的对照比较,又一次证实了郭沫若的“没有第一流的图书馆,办不成第一流大学”论断的正确性。
期刊
<正>先秦儒家尚贤使能的人才思想,发端于孔子,发展于孟子,成熟于荀子,在我国历史上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本文试图对其进行简单的历史考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作管窥之论,以鄙
量子点作为一种新型的荧光标记物,应用于生物学和医学领域的研究有其它荧光物质不可比拟的优势,短短几年就在生物化学、免疫化学、细胞生物学等学科的研究中显示了其巨大的发
目前皮革业已成为我国出口创汇的重点产业,与此同时每年也产生了大量的皮革废弃物;而植物纤维是自然界中最丰富的可再生资源之一。胶原纤维与植物纤维的复合利用可为皮革废弃物
随着夹盘圆锯片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广泛地应用以及原材料成本的提高,锯片本身的厚度和横向振动所带来的锯路损失引起了更多的关注,锯路损失降低了出材率,加大了生产的成本。在锯片
在编队目标信息态势实现共享的条件下,可实现网络化防空反导作战的常规作战样式,对目标进行集中统一分配,如何形成最优化分配方案,是防空反导作战指挥决策中的关键。在给定目
强化木地板作为一种新型环保建材产品,近年来已经成为室内地面装饰材料的主流产品,而其高档耐磨表层纸80%依赖进口,价格昂贵,制约国产强化木地板的发展。针对这一现状,本课题引进超
以南京板鸭原料及各工艺阶段产品为材料,探讨了南京板鸭肌内磷脂的组成、分子种和脂肪酸组成分析检测方法,并且研究了磷脂在板鸭加工过程中及原料加热过程中的变化规律。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