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乳酸是一种环保型纤维,其制品废弃物在土壤和水中能被微生物完全降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不污染环境。其表面PH值在6.0~6.5,呈弱酸性,与人体皮肤相容性很好,且有一定抗菌作用。将聚乳酸与其他纤维混纺,如与棉混纺,既发挥了聚乳酸以上的优点,又由于棉纤维的混入,避免了聚乳酸易起静电的不足。在纺纱过程中要采取一定措施,尽量减少静电的产生,同时,对于选用何种混纺比使纱线性能更优,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基于寻找合适的混纺比的思路,做了如下尝试:选用1.8dtex 27mm棉和1.7dtex 37mm棉分别与聚乳酸纤维以7种混纺比例纺纱,混纺比分别为聚乳酸/棉:0/100,20/80,35/65,50/50,65/35,80/20,100/0;测试所有混纺纱的强伸性、条干均匀度、毛羽状况;利用统计上的多项式回归方法找出混纺纱各项性能与混纺比的关系,并对各个混纺比的纱线性能作以对比。对上述7种不同混纺比的聚乳酸/棉混纺纱进行模糊决策分析,对各混纺比纱线的综合性能排以次序。所得结论:1.聚乳酸纤维与棉纤维断裂伸长率差异较大,两种纤维混纺,其混纺纱的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与混纺比之间有着较强的相关关系。由二者纯纺纱的拉伸曲线可以找出混纺纱的强力随混纺比的转折点(临界混纺比),混纺纱的断裂强力随聚乳酸纤维含量的增加,先降低后升高,在临界混纺比附近,强力最低。混纺纱的断裂伸长率曲线在临界混纺比以前上升不明显,达到临界混纺比之后,才有明显上升趋势。2.聚乳酸/棉混纺纱的纱线条干随聚乳酸纤维含量的增加而变好。3.聚乳酸纤维的加入,对毛羽指数改善明显。4.通过模糊决策分析,聚乳酸/棉混纺纱成纱质量由优到劣依次为:聚乳酸(1.67dtex 38mm)/棉(1.8dtex 27mm)PLA/C:100/0,80/20,65/35,50/50,20/80,0/100,35/65聚乳酸(1.67dtex 38mm)/棉(1.7dtex 37mm)PLA/C:50/50,100/0,80/20,65/35,35/65,20/80,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