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酮类化合物对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的放射增敏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来源 :湖北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ozhi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放疗,即利用电离辐射如X射线、γ射线或电子束等杀伤肿瘤细胞,是目前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但是由于肿瘤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局部微环境等的影响,导致某些肿瘤细胞对射线的敏感性较低,射线不能有效地杀伤肿瘤细胞,因而放疗的效果较差。为了改善放疗效果,临床上将某些药物与放疗联合使用,称之为放射增敏剂(radiosensitizingagents),其与放疗联用,通过选择性地杀伤乏氧肿瘤细胞、抑制放射损伤修复、调节细胞周期、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等,来增强肿瘤细胞的放射敏感性,降低照射剂量,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损伤。卵巢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患者死亡率居各类妇科肿瘤的首位。卵巢癌依病期不同,可采用手术、放疗、化疗或以上方式综合治疗。但在放疗中,由于各类卵巢癌细胞对射线的敏感性不同,且癌细胞致死所需放射量和正常组织的耐受量差异很小,故有放疗效果欠佳或对正常组织的损伤较重等弊端,因此,有必要对放射增敏剂在卵巢癌放疗中应用的可能性进行探讨。本实验选用染料木黄酮(Genistein,Gen)、槲皮素(Quercetin,Que)和白杨素(Chrysin,Chr)三种代表性的黄酮类化合物作为增敏药物,以对放疗不敏感的人卵巢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癌细胞株SKOV3作为卵巢癌的细胞模型,采用X射线照射,从提高肿瘤细胞放射敏感性的方法入手,并结合黄酮类化合物自身的药理学特性,研究黄酮类化合物的放射增敏作用及其机制,并探讨了黄酮类化合物作为放射增敏剂的可能性,以期为黄酮类化合物在放射增敏方面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实验依据。具体内容如下:(一)黄酮类化合物对SKOV3细胞的毒性采用MTT法筛选出三种黄酮类化合物对SKOV3细胞的无毒浓度范围。结果表明,超出一定浓度范围的染料木黄酮、槲皮素和白杨素作用于SKOV3细胞24,48,72h后,与同时间点内的正常对照组相比,SKOV3细胞存活率均显著性下降(P<0.05),且呈现一定的浓度和时间依赖性(P<0.05)。染料木黄酮、槲皮素和白杨素作用于SKOV3细胞72h的无毒浓度应分别小于31.12,15.30,20.77μmol·L-1,说明染料木黄酮的细胞毒性相对较低。(二)黄酮类化合物对SKOV3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无毒浓度范围内的黄酮类化合物,即2.5~30μmol·L-1Gen、1.25~15μmol·L-1Que和1.25~20μmol·L-1Chr,分别于照射前2h预作用于SKOV3细胞,X射线(2,4,6,8,10Gy)单次照射后72h,采用MTT法检测放射增敏作用。三种黄酮类化合物对SKOV3细胞的放射增敏比(SER)分别为1.37~2.06,1.20~1.80和1.23~1.83,三种黄酮类化合物的各药物浓度组的SER值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放射生物学参数D0、Dq和N值均较单纯放射组显著性减小(P<0.05),且随药物浓度的增大,SER值增大(P<0.01),D0、Dq和N值减小(P<0.05)。结果表明,一定浓度范围内的染料木黄酮、槲皮素和白杨素均对SKOV3细胞有放射增敏作用,使SKOV3细胞的放射损伤修复能力降低,放射敏感性增强,且染料木黄酮的放射增敏作用相对较强。(三)染料木黄酮对SKOV3细胞放射增敏机制的研究5,10,20μmol·L-1Gen分别于照射前2h预作用于SKOV3细胞,X射线(2,4,6Gy)单次照射后24,48h,采用试剂盒检测细胞内ROS、MDA含量及T-AOC水平,采用PI单染法结合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采用Hoechst33342单染法结合荧光显微镜检测细胞凋亡,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Bcl-2、Bax、Survivin、NF-κB mRNA及蛋白表达。照射后24,48h,单纯加药组、单纯放射组以及加药联合放射组的SKOV3细胞内ROS、MDA含量及细胞凋亡率均显著性高于同时间点内的正常对照组(P<0.05),加药联合放射组的ROS、MDA含量及细胞凋亡率比相同浓度单纯加药组或相同剂量单纯放射组的显著增加(P<0.05),且随药物浓度和放射剂量的增大,ROS、MDA含量及细胞凋亡率相应增加(P<0.05);与同时间点内的正常对照组相比,单纯放射组和加药联合放射组的T-AOC水平、G1期细胞比例显著性降低(P<0.05),G2/M期细胞比例上升(P<0.05),且与放射剂量存在一定的相关性(P<0.05),但无药物浓度依赖性(P>0.05)。照射后48h,与正常对照组相比,6Gy单纯放射和20μmol·L-1Gen+6Gy联合作用均使SKOV3细胞的Bcl-2、Bax mRNA和NF-κB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性上调,Bcl-2蛋白表达显著性下调(P<0.01),且联合作用组的Bax mRNA、NF-κB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性高于单纯放射组(P<0.05),Bcl-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性低于单纯放射组(P<0.01);20μmol·L-1Gen和20μmol·L-1Gen+6Gy联合作用均使Bax蛋白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联合作用组的Bax蛋白表达水平显著性高于20μmol·L-1Gen组和单纯放射组(P<0.01);将各组之间的Bcl-2/Bax mRNA及蛋白表达比值进行比较,20μmol·L-1Gen、6Gy单纯放射和20μmol·L-1Gen+6Gy组的Bcl-2/Bax比值均较正常对照组减小(P<0.05),且联合作用组显著性小于20μmol·L-1Gen组以及6Gy单纯放射组(P<0.01);20μmol·L-1Gen和6Gy单纯放射均使Survivin蛋白表达显著性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但20μmol·L-1Gen+6Gy联合作用组却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果表明,染料木黄酮对SKOV3细胞的放射增敏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加ROS、MDA含量来加剧SKOV3细胞的放射损伤,最终通过下调Bcl-2蛋白、上调Bax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和降低Bcl-2/Bax比值来诱导SKOV3细胞凋亡。
其他文献
将天然染料栀子黄应用于羊毛纤维染色中,通过优选媒染剂及处理条件,以及壳聚糖改性羊毛纤维的染色工艺,对染料上染性能及染色羊毛色牢度等方面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锌盐作为媒
非熔化极气体电弧焊(Gas tungsten arc welding,GTAW)增材制造以高温电弧为热源,熔化填充的焊丝,逐层沉积形成金属零件。GTAW高效率、低成本、无飞溅、成形效果好。本文以TC4
目的:黑色素瘤(Melanoma)是一种起源于黑色素细胞的恶性肿瘤,因其恶性程度高,预后差而对人类健康构成极大威胁。本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与机体的免疫系统关系密切。巨噬细胞是
斯金纳的操作性学习理论把影响行为的结果分为四种强化,即正强化、负强化、消退和惩罚。这四种强化在我们日常的教育工作中起关键作用。在学生发生了违规行为后,如何运用强化
晚唐诗风逐渐没落,小品文走向前台,为唐末文学带来一丝亮色。其锋利的文笔,深刻的思想,一直激励着后世读者。兹就晚唐小品文的艺术特色进行初步的探讨。
通过构建植入互联网金融的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模型,本文剖释了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运用"文本挖掘法"合成的互联网金融指数,结合2003—2013年
以政府采购促进技术创新的理论机制为基础,利用欧盟9国1993~2005年的面板数据对政府采购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政府公开采购能够有效驱动技术创新,研
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是近年来在国内外发展较快的第三代新型微量元素添加剂,它是微量元素与氨基酸反应生成的具有环状结构的螯合物,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较高的生物利用率
随着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着巨大的改变。电子商务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们生活。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依托于物流,而物流的生存发展又不能脱离电子商务。作为
近年来我国戏曲现代戏的创作和演出进入了成熟期,出现了一批深受广大观众欢迎、具有很高审美价值的优秀剧目,如川剧<山杠爷>、萍乡采茶戏<榨油坊风情>、京剧<骆驼祥子>和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