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中侏罗统海房沟组蚌壳蕨科化石新材料

来源 :沈阳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huipi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蚌壳蕨科(Dicksoniaceae)是中生代真蕨类植物的重要代表类型。该科最早的化石记录可以追溯到晚三叠世,中侏罗世和早白垩世曾两度繁盛,早白垩世后逐渐消退,现存约3属35种。中国中生代蚌壳蕨科植物的常见分子包括锥叶蕨属Coniopteris Brongniart、蚌壳蕨属Dicksonia Heritier、爱博拉契蕨属Eboracia Thomas、杯囊蕨属Kylikipteris Harris、刺蕨属Acanthopteris Sze以及屈囊蕨属Gonatosorus Racinorski等。辽西地区中侏罗统海房沟组十分发育,产出丰富的各门类植物化石,其中蚌壳蕨科属于该植物群中重要的优势分子。本文描述了产自辽西北票海房沟组具繁殖器官的蚌壳蕨科化石新材料,经系统古生物学研究,共计鉴定出2属5种,分别为:膜蕨型锥叶蕨Coniopteris hymenophylloides(Brongniart)Seward、宽甸锥叶蕨C.kuandianensis Zheng、布列亚锥叶蕨C.burejensis(Zalessky)Seward、美丽锥叶蕨C.bella Harris,以及裂叶爱博拉契蕨Eboracia lobifolia(Phillips)Thomas;其中,C.kuandianensis是首次在辽西地区海房沟组报道。本文对当前蚌壳蕨科化石新材料的蕨叶叶型进行了分析讨论,提出C.burejensis、C.bella以及E.lobifolia的蕨叶可能属于半叶双型,而C.hymenophylloides和C.kuandianensis的蕨叶可能属于全叶双型(或二型叶)。原位孢子在化石蕨类植物研究上具有重要意义,它们不仅能够为植物的精确分类鉴定提供依据,还可以在植物大化石与分散孢子之间建立联系,为确认分散孢子的分类位置提供参考。尽管前人对海房沟组蚌壳蕨科植物进行了形态学描述,但一直未对其原位孢子进行研究。有鉴于此,本文着重对当前描述的蚌壳蕨科2属5种化石新材料保存的孢子囊群及原位孢子进行了详细的形态描述和对比研究。本文研究提供了海房沟组蚌壳蕨科植物的首个原位孢子化石记录。通过与同层位的分散孢子对比研究发现,当前蚌壳蕨科植物原位孢子在形态上与Cyathidites和Deltoidospora两个分散孢子化石属最为相似。其中,Coniopteris hymenophylloides、C.kuandianensis、C.burejensis以及C.bella的原位孢子特征更类似于渐变三角孢(D.gradata),而Eboracia lobifolia的原位孢子更接近于小桫椤孢(C.minor),进一步推测上述两种分散孢子的母体植物可能与蚌壳蕨科存在一定亲缘关系。此外,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中国蚌壳蕨科植物的化石记录多样性及其时空分布特征做了系统总结,初步探讨了该科植物在我国的发展演化历程,并结合该科的时空分布模式,对其所指示的古环境及古气候意义进行探讨。本项研究进一步补充了辽西北票地区海房沟组植物群中蚌壳蕨科植物化石资料,丰富了对我国中生代蚌壳蕨科植物尤其是锥叶蕨属及爱博拉契蕨属原位孢子特征的认识,并为探究该科植物在我国的发展演化历程提供了最新数据。
其他文献
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能间接反映出该民族的独特文化以及各种社会现象。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漫长历史长河中逐渐积累形成的,具有民族性和地域性。众所周知,语法、语义和语用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语义,是包括词和词组在内的词汇意义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词汇意义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包括生活习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文学艺术和科学成就等。一个民族的文化之所以能代代相传,不断发展,主要依靠语言这个
学位
语法是高职英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现如今,大多数教师主要关注语法的形式和意义教学,对语法的使用语境关注甚少。因此,学生往往不能得体地使用语法结构。2021年,教育部颁布《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标准(202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此次新《课标》指出,语法是语言的基本规则,语法知识是“形式-意义-使用”的统一体,直接影响语言理解和表达的准确性和得体性。同时,教师在教学中也应注重学生
学位
《猎原》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雪漠的一部文学作品,主要讲述了中国西部人民的真实生活状态。小说中涵盖了大量的隐喻,尤其以动物隐喻为主。美国著名汉学家葛浩文和他的妻子林丽君将《猎原》翻译成英文版并在2018年出版发行。具有代表性的西部文学作品译本可以更好地传播中国西部文化,让更多人了解中国西部人民的生活状态。乔治·莱考夫和马克·约翰逊提出概念隐喻观点。他们认为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段,也是人们认知另一种事
学位
因病致贫是贫困人口深陷“疾病-贫困”困扰的主要因素。从健康保障的角度研究因病致贫人口的脱贫问题,改“预防-治疗-康复”为“治疗-康复-预防”以解决因病致贫的问题,进而达到解决贫困人口生活自立的目的。研究从扩大医疗保障范围的角度来看,医疗保障制度对于贫困人口的保障仍是处于报销即保障,报销之后贫困人口就宣告完成了整个保障待遇,并没有考虑到其是否具备可持续生计能力,这就直接造成了因病致贫人口会出现返贫的
学位
绩效问责是基于公共管理学领域所产生的概念,通过对目标制定标准或指标,对问责对象的表现进行评估与监控,分析问责结果对责任方进行奖惩制度,其目的在于发挥评估的诊断、问责的刺激、干预的导向作用。美国基础教育阶段采用绩效问责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斯坦福修正案》为正式确立绩效问责的标志,另外,伴随着第四代教育评估理论的诞生,教育评价在逐渐改革。本文基于两者的理论基础,对德州补偿教育计划绩效问责的实施程序
学位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市场对电池的需求量增加,锂离子因全球锂资源匮乏未来将无法满足要求。近年来钠离子电池的研发发展迅猛,因其与锂具有非常相似的理化性质得到重视。本文梳理了钠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组成以及目前正极材料和负极材料的发展现状,总结了钠离子电池发展优势并预测了钠离子电池发展趋势。
期刊
《蛙》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创作的小说。以山东高密东北乡为背景,《蛙》中含有大量具有本土特色的方言。《蛙》的英译本于2014年出版,出版后受到广泛好评。其译者葛浩文是莫言小说的主要翻译者之一,对于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来说,葛浩文功不可没。随着翻译理论研究的社会学转向,许多学者从社会学的角度进行翻译学研究。译者及翻译活动作为社会中的一份子,必定会受到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在众多中的社会翻译学理论中,
学位
向基层社会派遣优秀的党员干部在中国共产党的实践中具有深厚的历史传承,这在当下表现为从各级党政机关选拔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本文从社会学经典理论视野出发,对这种精英下沉的治理方式重新审视,笔者力图通过对第一书记在村庄权威构建过程的呈现,来触及分析当下国家整合乡土社会的诉求与逻辑问题。笔者以第一书记在村庄的实践为线索,通过参与式观察、个案访谈、文献分析等方法收集资料,对案例村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发现,
学位
对中度智力障碍儿童进行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其能够更好的融入社会生活,回归到主流社会生活之中,成为残而不废的人。若要使中度智力障碍儿童能够适应社会生活则需要其具备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正基于此,生活自理能力的相关训练已成为培智学校对中度智力障碍儿童进行教育的重要目标,但是他们受到自身缺陷所致,往往不能够很好的掌握生活自理的相关技能,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度智力障碍儿童的进一步发展,也给其家庭和班级造成
学位
可充电钠离子电池因其丰富的钠资源以及可与锂离子电池媲美的性能,在大规模电能存储和智能电网领域受到广泛关注。有机羰基电极材料具有比容量高、可设计、环境友好等优点,成为钠离子电池电极材料最有潜力的候选者。然而,有机羰基电极材料存在易溶于电解液、导电性差、中间过程导致副反应等问题,导致其电化学性能仍然不理想。系统总结了近年来羰基电极材料在钠离子电池方面取得的进展,并对羰基电极材料在钠离子电池领域的发展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