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情境设定对考生作答文本的影响

来源 :北京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kynum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使用者的语言表现往往受制于交际中的情境因素。然而,人们对情境因素如何影响语言表现还知之甚少,对情境意识与语言能力之间关系的探究也不充分。在语言测试领域,虽有考试将语言使用的情境因素明确融入测试任务设计中——例如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测评中心推出的国际人才英语考试(国才考试)中的部分考试任务,以期增强任务的真实性,但这样的尝试也不并不多见。本研究以国才考试(中级)概要写作任务为例,以160名高校学生为研究对象,借助NVivo和SPSS分析软件,探究概要写作任务的情境设定对考生作答文本的影响以及情境意识与写作分数之间的关系,为相关测试任务的开发设计与效度验证提供参考。本研究所用任务设计中的情境因素由写作目的、写作参与者(作者和读者)和假定的写作场景来体现;考生作答文本的特征则由情境声明、来源说明和内容组织来体现。160名考生被分为两组,分别完成任务一和任务二。两个任务的区别在于任务指示语中是否包含情境因素。研究发现,任务情境因素的设定对考生概要写作作答文本有显著影响。作答任务指示语中包含特定情境因素的任务题组的考生,在作答文本中对写作情境交代得更完整,但倾向于不言明材料来源,并提供了更多与源材料内容无关的信息。在概括内容时,该组考生小错比例低,而大错比例高,呈现准确信息的比例低,并对源材料给出更多主观评价。值得注意的是,该组得分越高的考生交代写作情境的意识越强,提供准确信息的概率越高,对源材料要点覆盖得越完整,给出的主观评价也越少。这些表现在一定程度上都反映了考生的情境意识,说明在国才考试(中级)概要写作任务设计中纳入情境因素的确能有效激活、进而帮助测量考生的情境意识,这一发现为该任务设计提供了效度证据。未来的研究还需对考生作答过程进行深入观察,收集质性数据,使用更细化的文本特征指标,以期获得更有解释力的研究结果。
其他文献
目的本研究通过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初步分析miR-181c的表达与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预后存在明显相关性的基础上,
目的:放射治疗是广泛应用于脑肿瘤和头颈部恶性肿瘤的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随着精准放疗技术日益进步,患者的生存期显著延长。由于解剖结构特殊,正常脑组织结构不可避免地受到
再制造产业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旨在对废旧产品进行修复和改造,进而恢复其使用价值,这对于解决我国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具有较大推进作用。热喷涂技术作为再制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在器件表面制备不同材料属性的涂层,既可以修复其表面损伤,也可以赋予其更优良的表面性能。热障涂层作为热喷涂涂层的一种典型,由于其涂层厚度较薄,不容易通过实验对其界面强度进行探究,所以通过仿真探究其界面强度的影响因素,对于提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在调控机体免疫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通过抗原递呈作用将抗原物质呈递给T淋巴细胞从而决定免疫反应和免疫耐受,并分泌多种免疫相关细胞因子调控机体免疫活动。本研究旨在分离并鉴定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树突状细胞,通过转录组学技术分析从草鱼肠道中分离出的一株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Ch9对草鱼DC基因表达
氮素是水稻生产的限制因素之一。水稻花后是水稻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花后的氮素吸收与分配,同抽穗开花期植株的氮素状况有着密切联系,受土壤类型、氮素水平、水稻基因型品种等因素影响。为了探讨这些因素对花后水稻产量形成和氮素利用的响应,本试验于2017年在砂壤土和黄粘土两种土壤类型下实施,设置0、180、270、360 kg N·hm-2四个施氮水平,四个水稻品种南粳9108、扬粳4227、镇稻18号和南粳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各行业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高,而电能作为国家重要的二次能源,其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关乎着国家的产业命脉。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发电装机容量的逐
自《资本论》问世的这一个半世纪以来,对《资本论》方法的研究一直是众多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焦点之一。迄今为止,诸多理论家在这个议题上已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这些成果毫无
目的:利用circ RNA芯片观察结直肠息肉-结直肠癌患者血清环状RNA表达谱变化,初步预测结直肠息肉恶性转化过程中血清circ RNA的动态表达模式,进一步筛选潜在候选基因,为探讨结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s)是一类一线抗高血压药物,应用广泛。然而,已上市的该类药物仍存在一些副作用,因此自第一个ARBs药物上市以来,不断有研究者对该类药物进行结构改
穿梭于新旧更迭时代、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一员,俞平伯接续了现代作家厚佛的传统,融佛入文。虽然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学界已有关于俞平伯其人其文的研究,但研究者较少涉及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