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janalgesin抗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镇痛作用及机制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ckyvictoria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是中枢或外周神经系统损伤或病变引起的疼痛综合征,以自发性疼痛、痛过敏和痛超敏为特征,严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上使用的镇痛药物并不能获得十分满意的治疗效果。1933年,Monadesser最早将蛇毒用于临床治疗,用提取的眼镜蛇毒治疗癌痛病人获得显著的镇痛效果。后来美国的Hynson,Westco&Duning公司将蛇毒制成两种镇痛药Cobroxin和Nyloxin,前者用于治疗顽固性疼痛及恶性肿瘤痛,后者用于治疗关节痛,已列入美国药物局方中。因此,蛇毒作为镇痛药物引起了研究者的注意。二十世纪早期蛇毒镇痛的研究多是作用于急性生理性疼痛模型。随着疼痛机制的深入研究,人们发现急性生理性疼痛和慢性病理性疼痛的发生机制有着明显的差别。因此,蛇毒对病理性疼痛是否具有镇痛作用及其机制如何尚不清楚。最近研究报道免疫调节与炎性反应在病理性疼痛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免疫样胶质细胞以及促炎性细胞因子成为病理性疼痛研究的重点。那么蛇毒对病理性疼痛的镇痛作用是否与其免疫调节和抗炎作用有关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因此,本课题拟从中华眼镜蛇毒中分离纯化得到具有镇痛活性的单一成分,采用L5脊神经结扎并剪断的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观察分离得到的单一成分是否具有抗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作用,以及探讨其作用机制是否与脊髓胶质细胞有关,为神经病理性疼痛开辟新的有效治疗途径和研制开发新的药物提供一定的实验基础和理论依据。   方法及结果:   ⑴运用亲和层析、凝胶过滤层析两步柱层析法从中华眼镜蛇粗毒中分离得到具有镇痛活性的蛋白成分,根据来源,命名为眼镜蛇镇痛素(najanalgesin)。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高效液相(HPLC),质谱和氨基酸测序的方法,检测najanalgesin的纯度,相对分子质量和N端氨基酸组成。结果表明najanalgesin纯度为96.88%,相对分子量质为6.7 kD。应用生物信息学工具对najanalgesin的氨基酸序列进行检索分析后发现其与眼镜蛇蛇毒中的心脏毒素具有很高的相似性。通过蛙心实验证实眼镜蛇镇痛素(najanalgesin)为一种心脏毒素。   ⑵观察najanalgesin对L5脊神经结扎并剪断引起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是否具有镇痛作用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腹腔注射najanalgesin可显著抑制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的机械性痛敏和热痛敏,而且发现单次腹腔注射najanalgesin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的镇痛作用持续时间可长达1周。鞘内给予najanalgesin同样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的机械性痛敏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预先给予阿片肽受体拮抗剂纳络酮和胆碱能受体拮抗剂阿托品能部分阻断najanalgesin的镇痛作用。以上结果提示najanalgesin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具有中枢和外周镇痛作用,其镇痛作用与内源性阿片肽系统和中枢胆碱能系统有关。   ⑶探讨najanalgesin对L5脊神经结扎并剪断引起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的镇痛作用是否与脊髓背角的胶质细胞以及JNK信号蛋白有关。我们观察到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模型建立后出现明显的机械性痛敏,而鞘内给予najanalgesin后对大鼠机械性刺激的痛阈显著提高。如果预先鞘内给予胶质细胞的阻断剂氟代柠檬酸能显著增强najanalgesin的镇痛作用,而提前鞘内给予小胶质细胞的阻断剂米诺环素并不影响najanalgesin的镇痛作用,结果提示najanalgesin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的镇痛作用可能与脊髓星型胶质细胞有关。进一步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免疫印迹实验技术观察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以及鞘内给予najanalgesin后,脊髓背角星型胶质细胞的标记物(glial fibrilary acidic protein,GFAP)的分布和激活的情况。实验结果发现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模型建立后,脊髓背角的星型胶质细胞GFAP表达明显增加,而给予najanalgesi后,脊髓背角的星型胶质GFAP激活明显降低。同样发现L5脊神经损伤后脊髓背角星型胶质细胞内p-JNK蛋白以及其下游p-c-Jun蛋白表达显著增加,但鞘内注射najanalgesin可以显著抑制星型胶质细胞内的p-JNK以及c-Jun蛋白的上调反应。结果提示najanalgesin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的镇痛作用与脊髓星型胶质细胞和胞内JNK信号分子及其下游c-Jun蛋白有关。   结论:   ①通过两步柱层析法获得的najanalgesin纯度为96.88%(HPLC),相对分子质量为6.74 kDa,同源性检索和蛙心实验证实najanalgesin是一种心脏毒素。   ②成功复制了L5脊神经结扎并剪断的大鼠病理性疼痛模型,产生明显的、稳定诱发性机械性痛敏和热痛敏,存在“镜像痛”。   ③Najanalgesin对病理性疼痛大鼠具有外周镇痛作用,镇痛作用强,持续时间长。   ④Najanalgesin对病理性疼痛大鼠具有中枢镇痛作用,并与中枢胆碱能和阿片肽系统有关。   ⑤Najanalgsin通过抑制脊髓星型胶质细胞的激活和JNK蛋白表达的升高对病理性疼痛大鼠产生镇痛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本文以G-2407-3为模型药物,根据该药的理化性质、药理作用和鼻腔给药特点,制备一种使用方便、起效迅速、生物利用度高、安全性好的鼻腔给药剂型,为该药的临床应用增加一
A new control mode is proposed for a networked control system whose network_induced delay is longer than a sampling period. A time_division algorithm is present
通过对南宋士人程端蒙之家世、地域背景、求学机缘以及学术思想等的细致叙述与分析,可以发现作为朱子门人程端蒙虽然早卒,但由于其所属之德兴县的独特的朱子学氛围,他不仅能
β干扰素具有抗病毒、抗增殖和免疫调节作用,广泛用于病毒性感染、恶性肿瘤、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或实验性治疗。但由于该药物前体在人体内半衰期较短,极大影响了其成药性
摘要: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修订,反思了我们的教学行为,改进了我们教学中的不足,完善了评价体系,进一步注重了实验探究能力的提升,如何提升学生能力成为物理教学的重点问题.  关键词:必做实验;基本技能;运用;探究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比2001年版明显多了一个环节,那就是“学生必做实验说明”以附录的形式呈现在课标的最后面,并明确规定了二十个实验是学生在学习初中物理的过程中必须做的,并提出了这二
血吸虫病是由寄生在人体血液系统中的血吸虫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寄生虫病。血吸虫病主要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在中国也有许多感染日本血吸虫的病患。目前用于治疗血吸虫病的特效药只有吡喹酮,但是它只对血吸虫成虫有效,对童虫无效,故没有预防作用。此外,吡喹酮的疗效存在下降趋势,而且实验室已经培育出对吡喹酮耐药的曼氏血吸虫。因为至今还没有可以替代吡喹酮的药物出现,所以开发新的抗血吸虫药物至关重要。我们
一九六三年,原新疆农科所交给哈密专区农科所高粱品种301号和克明斯头拉试验鉴定,表现良好;一九六四年参加品种试验,301号比当地大白高粱增产16.4%,比多穗高粱增产3.9%,克明
电白县米粮大队、爱群大队是本省著名的花生高产大队,1965年春花生获得了大面积的高产。米粮大队的春花生面积1055亩,平均亩产量为382斤,最高亩产量570斤(5亩平均);爱群大队
中国改革之前,国企内的劳动关系是以铁饭碗和工作单位福利制为内核,以父爱主义为特征的集体主义形态.在这种依赖结构中,国家经由单位关照的基本单元不是职工个体,而是包括职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和社会加快转型,社会问题与社会矛盾日益增多,新形势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逐渐成为我国社会的基本共识与关注焦点。研究表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对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