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用地与耕地数量时空格局演变及互动机制研究——以重庆市主城区为例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fly52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镇发展要以城镇建设用地扩张为依托,建设用地扩张势必会占用大量土地,其中以耕地为主。中国作为人口大国,粮食问题倍受关注,保护耕地是确保粮食生产的重要前提。协调城镇建设用地扩张与耕地保护、对现有城镇建设用地无序低效的扩张模式进行调控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重庆市主城区是中国西部最发达都市圈之一,人口资源高度集聚,建设用地紧张,人地矛盾突出。为此本文选取重庆市主城区为研究对象,以1985-2013年为研究期,从1985、1996、2000、2007和2013年五个时期遥感影像获取基础数据,运用建设用地扩张指数、扩张强度指数、扩张系数、耕地动态度、重心偏移以及相对变化率等方法对重庆市主城区建设用地、耕地进行分析、解析建设用地和耕地在时空格局上的变化特征。最后,运用相关性模型对建设用地与耕地进行相关分析,阐释建设用地与耕地变化的互动机制,并提出重庆市主城区建设用地扩张与耕地保护协调发展政策。研究结论如下:  1、重庆市主城区的建设用地扩张速度经历了低速扩张、缓慢扩张、快速扩张的S型变化过程;主城各区建设用地扩张强度呈现出以市中心为原点,逐渐向周边地区递减的特点;重庆市主城区建设用地扩张与人口增长合理性较低;重庆市主城区建设用地各方向上均有扩张,且扩张面积、速度具有明显差异性,空间格局以“周边外溢”、“跳跃发展”和“内部填充”为主要空间拓展模式;运用相关分析法计算各社会经济因子与建设用地扩张的关联度,测算结果表明市区年末总人口、GDP、单位建设用地二三产业产值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与建设用地呈显著性正相关,人口密度与建设用地面积呈显著性负相关;  2、重庆市主城区耕地面积总体呈下降趋势,且在不同阶段下降幅度不同;主城区耕地转移矩阵分析表明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是耕地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耕地重心坐标变化表明07年前耕地重心变化不大,07年后建设用地占用耕地面积加剧,迫使耕地重心向耕地保有量较多的东部地区偏移;主城区四阶段耕地动态度分别为-0.37、0.02、-0.72和-3.47,耕地面积变化状态由缓慢减少向急剧减少变化;主城各区耕地相对变化率与主城区保持一致,且内部存在差异;运用相关分析法计算各社会经济因子与耕地的关联度,测算结果表明耕地与市区年末总人口、人口密度、传统城镇化率、GDP、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农民人均收入呈显著性负相关、与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呈显著性正相关;  3、建设用地与耕地变化相关性分析表明,建设用地、城镇建设用地均与耕地呈显著性负相关,建设用地尤其是城镇建设用地是引起耕地减少最主要的原因;建设用地对耕地有双重影响,耕地对建设用地起反馈作用。  最后基于以上研究提出精细安排建设用地扩张,集约节约利用土地;建设用地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切实保护耕地;加强土地整理和土地复垦,实现耕地动态“占补平衡”;提高农业生产水平,缓解建设用地与耕地矛盾等对策建议。  
其他文献
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深入发展,我国人多地少、耕地数量紧缺的基本国情使建设用地供给和耕地保护之间的矛盾不断升级,在城乡二元结构明显的都市功能拓展区尤为突出。城乡建设用
学位
遥感对地观测依赖电磁波实现了不接触地表获得地表状态、变化及其位置等数据,探求电磁波与地面相互作用和随时间变化规律是遥感的本质内容,贯穿着从遥感信号、遥感数据、遥感信
相传德国数学家高斯在少年时,老师让同学们求“1+2+3+ …+100”的和,他并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急于把数字依次逐个相加,而是观察了题目一会后,就直接得出了答案:5050.老师非常吃惊,问小高斯是怎样算的.小高斯答道:“我找到一个迅速求解的办法,就是把整个算式再倒过来写一遍,然后把两式的对应数字相加,就会有1+100=101, 2+99=101, 3+98=101,… ,100+1=101. 这样
本文从色彩学与景观设计学的角度,以色彩学基本理论为设计基础,探讨了城市景观色彩设计的理论与方法。全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导论,主要针对国内存在的现象提出问题,对一些概念进行
教师在批改作文时,大多都会有这样的经历:有的学生的作文做到了“言之有物”“言之有序”,但是无法给其高分,我想这类作文的主要问题应该是缺色缺彩,无法打动批改者的心灵.如
文章以湖南省长沙市为研究对象,本着以推进长沙市经济和产业低碳发展的目的,以产业结构低碳转型和调整作为论文切入点,并重点有方法地对长沙市如何实现产业低碳发展进行了深
随着国务家海洋发展战略的推进,各地海域基准价格评估项目如火如荼地展开,但海洋所提供的各类资源有限且珍贵,不合理的开发将会导致海洋资源受到不可逆转的损害,对海洋资源的可持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旅游流作为旅游地理学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近年来颇受学者关注。随着旅游市场的日新月异,旅游流作为旅游市场发展的重要指标,对旅游地的发展意义重大。狭义的旅游流是指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