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武精神影响下的春秋武士书写——以《春秋左氏传》为例

来源 :青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8949185723175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秋是中国大动荡大发展的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的社会现实,让战争成为当时社会生活的主要内容之一。战争叙事在《春秋左氏传》中占据重要地位,人的价值在春秋之时得到充分的肯定,诸侯在争霸战争中推崇武力、培养武士,具有时代意义的尚武精神对春秋武士影响深远。在以战止战、武力崇霸的时代精神和定乱靖边、保卫祖国的爱国精神,以及自强不息、勇于斗争的民族精神的感召与影响下,深受尚武精神影响的《春秋左氏传》作者,在这部史传文学巨著中塑造了众多性格特点各异的春秋武士形象,对后世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意义。  本研究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对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以及本论文研究方法进行了阐述。第二部分回顾了原始社会以来的尚武传统,通过《春秋左氏传》中的尚武活动探究了春秋尚武精神。第三部分主要论述了尚武精神影响下《春秋左氏传》中的武士,他们以保家卫国为己任,以忠君守义为操守,以视死如归为气节,对后世士人具有深远的影响和意义。第四部分从文学角度来探析《春秋左氏传》中武士之书写。笔者认为,作者在刻画武士群体时充分采用各种手法,即通过白描手法、细节描写、个性化语言、夸张虚构四个方面,创作出性格鲜明、形神具备的典型人物形象。同时,尚武精神影响下的春秋武士书写还具有特有的时代意义和文学意义。第五部分即余论中,以尚勇之风、虚构之笔为重点,探究了春秋武士书写对中国古典文学的作用和影响。
其他文献
苏洵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是北宋古文运动的推动者。长期以来,由于苏氏三父子中苏轼的成就和名气盖过苏洵,因此,对苏洵的研究留下了较大的空间,尤其对苏洵散文的全面考察尚属不足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这是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养生谚语。但“饭后百步走”并非指饭后马上走,中医专家指出,饭后怎么走、走多久,都有很多讲究,若方法不对,不仅达不到健身养生目的,反而还可能给身体带来不利影响。    中医专家:饭后缓行“以动助脾”    脾为后天之本,人类健康长寿与否,与脾胃有直接关系。而养脾有补与动等方式,饭后散步缓行,以助脾胃消化功能,这是“以动助脾”的养护后天之道,中医理论认
一位老人,95岁了,还在照顾自己80多岁生病的儿子。这一事件被报道后,引起人们广泛同情。有人组织了募捐活动,想从经济上帮助老人。当把10万块钱交给老人时,没想到老人却拒绝,她说:“我一分钱也不要,有了钱就吃得好了,对健康不利。我们每天只吃两顿饭,所以才长寿呢,我们不要钱”。  老人的话,道出了她和儿子长寿的秘诀:节食。  节食健身,这有科学道理。现代人的许多疾病,都是饮食过量引起的,饮食过量,就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