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定位关键技术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f9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定位系统是一种利用定位设备和相关定位算法对目标的位置信息进行感知的系统。随着定位功能在移动终端的普及和基于位置服务的增多,人们对定位系统的可靠性和精确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是目前主要的定位手段,但是其在室内或者城市建筑密集区等复杂环境中,由于各种干扰和障碍物影响使得定位精度很差甚至是无法完成定位。而目前在这种环境下的定位需求越来越大,同时对定位精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针对定位中的关键问题,本文从非视距误差和定位算法两方面入手,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分析了由障碍物引起的非视距定位误差的特性,研究了非视距误差的鉴别和易除算法:非视距误差鉴别算法中的Wylie鉴别法、假设检验鉴别法以及残差分析鉴别法,非视距误差剔除算法中的Wylie算法和残差加权算法。在残差加权算法的基础上对非视距误差抑制算法进行了改进:先计算由定位测量数据得到的各定位传感器总残差的方差,进而引入了残差门限值这一参数,利用这一门限值对误差严重的定位测量数据进行剔除,最后再进行加权计算。   二、在到达时间差定位技术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二维和三维环境下,定位过程中模糊和无解两种现象产生的原因;然后从定位系统中传感器之间的相对位置出发,引入了定位基线长度和基线夹角值两个参数,通过改变这两个参数来改变定位传感器之间的相对位置,实验展示了二维和三维环境下随着定位传感器位置变化而改变的定位模糊区域,根据仿真的结果,总结了减小或者消除定位过程中模糊区域的规律;讨论了利用增加主定位传感器的方向角测量功能、增加定位传感器数目等额外信息的方法来减少或者消除模糊区域。在对定位无解问题的研究中,从数学原理上分析了无解问题产生的原因,并给出了利用求其次优解的方法来消除无解问题的方案。   三、将Fang算法、Taylor级数展开法和Chan算法三种定位算法扩展到三维空间中,推导了它们在三维环境下定位的数学公式;并针对非视距环境下的定位,提出了将Fang算法和Taylor级数展开法相结合的联合算法,来抑制定位过程中的非视距误差。通过对以上定位算法在不同环境下的仿真,分析了它们各自的特点,为实际定位系统中算法的选择提供了参考。
其他文献
在野外环境中人工长时间侦测野生动物比较困难,主要通过在野外安置侦测设备对野生动物进行侦测。通过侦测记录野生动物活动信息,研究野生动物的物种分布和活动模式,制定科学的野
当地时间2019年6月13日,中国能建规划设计集团山西院总承包并提供融资支持的越南富安华会257兆瓦光伏发电总承包项目(以下简称“富安项目”)取得由越南电力公司签发的商业运
期刊
目前的无线传感节点通常采用传统电池供电,传统电池存在寿命短、维护成本高和对环境有污染等问题。将环境中的能量转换为电能为无线传感器节点供电,是解决无线传感节点电源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振动能是环境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绿色能源,自然环境中的振动能具有微弱、频率低和频带宽度大等特点,研究对环境中的宽带、低频、微弱振动能具有高采集效率的能量采集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宽带、低频振动能的高效采集,提出一种碰撞式电
自从亚波长光栅被发现以来,其巨大的应用潜力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目前,亚波长光栅可以用于各种光学元件,如偏振器件、窄带滤波器以及相位板等。而将其应用于抗反射膜层的研究,是近几年刚发展起来的热点之一。本文通过研究传统抗反射层以及亚波长光栅,设计了多层亚波长光栅抗反射层结构,有效降低了光伏电池表面光波的反射损耗;并使用严格耦合波算法(Rigorous Coupled Wave Algorithm, R
  本研究用直接测序法测定了中国羽藓科12属25种植物的rbcL和rps4基因序列,并从Genbank中下载了其相邻科薄罗藓科和柳叶藓科的部分序列,采用邻接法(NJ)和最大似然法(ML)对获
为寻找高效分解纤维素的真菌资源,从新疆不同地区采集到土样45份。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对土壤样品进行初筛,得到40株能够分解利用纤维素的真菌菌株。将上述菌株在产酶培养基中培
在直接浸出炼锌生产过程中,钴离子(Co2+)是净化过程中最难清除的杂质离子,且Co2+浓度是电解液的重要指标之一。若电解液中Co2+浓度不符合电解溶液的工艺要求,则这些Co2+的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