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供应链质量管理的研究和实践中一直有三个困难:1)供应链成员的自利性;2)生产过程的信息不对称;3)质量难以准确测量及没有完美的质量检测手段。如何解决这些困难近来引起了各个领域(比如管理科学和运作管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传统的供应链质量管理研究通过数学模型来回答在信息不对称和质量难以准确测量的条件下,如何通过供应链契约设计来控制供应链成员的自利行为。有效的供应链契约条款,比如激励、保证、发行商认证,被用来提高供应链的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水平。然而,质量检测作为一种基本、直接的供应链质量管理手段却没有得到充分的研究,而且通常被认为是一种低效的手段而建议采用其他管理手段代替。这是因为在做质量检测决策的过程中,不单需要分析供应链成员的自利性,而且涉及到一些产品领域和检测技术的知识。而这些产品领域及检测技术的知识难以在传统的管理科学和运作管理的模型中表示。传统的管理科学和运作管理研究通常使用一些数学建模方法来研究供应链成员间的自利性和协调冲突的利益行为。而这些产品领域和检测技术的知识的表达只能通常要依赖于产品质量管理专家,却难以在传统的数学模型上表示。本文旨在克服传统的管理科学和运作管理的建模方法的不足,遵循信息系统研究的设计科学的研究模式,提供一种创新的模型化方法来解决供应链质量管理中的质量检测问题。首先,我们讨论在如何通过服务导向的模型化角度来对供应链质量检测问题进行更有侧重性的概念化和表达。通过把服务导向的观点和面向服务的体系的联配,我们提出了一些模型化的指导方针并且解释了具体的模型化过程。我们把模型化的过程分为知识层面和符号层面两个阶段,并且用一些实例用来阐释这些过程。其中,我们采纳了面向目标和信念-期望-意图的模型化技巧,使得我们的模型不仅能表示分析供应链成员利益目标,而且有一个知识表达和推理的框架来支持基于产品领域和检测技术的知识的决策。我们开发了一个样品来阐明我们提出的模型化方法如何在现实环境里应用。本文工作的主要创新点如下:(1)提出了一套创新的建模方法来支持供应链质量管理中质量检测的决策。这种建模方法实现了传统的建模方法所不能表示产品领域和检测技术的知识表达,并解决了由此传统供应链质量管理模型所不能支持的决策问题。因此这种创新的模型化方法为供应链质量管理领域提供了理论贡献。(2)通过在实际供应链环境中检验所提出的建模方法的应用,来评价其有效性,这个创造性的设计和评价过程对设计科学研究有创新贡献。(3)创新性采纳并且延伸和发展了服务导向观点,因此贡献于服务导向逻辑的理论基础。(4)对面向目标和信念-期望-意图模型化技巧在供应链质量管理中的探索性应用延伸和改进了现有的知识表达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