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球藻去除水体中Cr(VI)的机理及应用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eteran_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业生产广泛应用Cr引发环境中水体的铬污染,由于Cr(Ⅵ)的剧毒性和移动性,必须对Cr(Ⅵ)污染进行防治.藻类作为一种环保、廉价、广泛存在的生物材料能够有效的吸附水体中的Cr(Ⅵ),并将其还原成低毒的Cr(Ⅲ)。Chlorellavulgaris和Chlorella pyrenoidsa是两种常见的来源广泛的小球藻。本文讨论了死亡小球藻藻体去除高浓度Cr(Ⅵ)的机理及影响因素,以及活的C.vulgaris对低浓度Cr(Ⅵ)的去除情况及耐受性。   借助FTIR、EDX、XPS等表征手段考察了死亡小球藻藻体去除Cr(Ⅵ)的机理.结果发现:(1)Cr(Ⅵ)的吸附依靠表面络合作用,-NH2和-COOH是主要功能基团,蛋白质含量高的藻体对Cr(Ⅵ)的吸附量高;(2)还原Cr(Ⅵ)成Cr(Ⅲ)的主要功能基团为仲醇;(3)Cr(Ⅲ)的吸附依靠离子交换作用,藻体表面的碱土金属离子含量越高,对Cr(Ⅲ)的吸附量越高。   考察了pH、温度、初始Cr(Ⅵ)浓度、死藻体用量对C.vulgaris和C.pyrenoidsa去除Cr(Ⅵ)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1)低pH能够促进Cr(Ⅵ)的去除,pH2时Cr(Ⅵ)的吸附量最高,pH1时Cr(Ⅵ)的还原量和Cr(Ⅵ)去除率最高;(2)高温促进Cr(Ⅵ)的还原和Cr的吸附;(3)初始Cr(Ⅵ)浓度越高,藻体对Cr(Ⅵ)的去除率越低,但单位质量藻体所吸附的Cr量及还原的CrⅥ)量越高;(4)藻体用量越大,Cr(Ⅵ)的去除率越高,但单位藻体所吸附的Cr量和还原的Cr(Ⅵ)量越低。在45℃,pH2,初始Cr(Ⅵ)浓度50mg/L,藻体用量1g/L条件下,C.vulgaris和C.pyrenoidsa对Cr吸附量、Cr(Ⅵ)还原量、Cr(Ⅵ)去除率分别达到10.8mg/g、25mg/g、58.5%和13.5mg/g、26mg/g、60%。   考察了C. vulgaris对0.5-25mg/LCr(Ⅵ)的去除情况和耐受情况。结果表明:(1)随着Cr浓度的升高,Cr(Ⅵ)对C.vulgaris生长抑制增强,C.vulgaris藻体内叶绿素含量下降;(2)随着初始CrⅥ)浓度升高,C.vulgaris对Cr(Ⅵ)的去除率下降,但单位藻体的Cr富集量增加;(3)活的C.vulgaris对Cr的富集或耐受机理可能有:通过叶绿体富集Cr,诱导形成液泡,对Cr的外排作用。   以上研究旨在发掘死亡藻体和活藻体在高浓度和低浓度Cr(Ⅵ)水体处理中的应用潜力,可为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中小学美术教学论》不仅是一本为学习美术教育学的学生所编的教材,同样适合研究美术学科教学论的广大一线美术教师使用,能够让学习者了解美术教学的新观念以及美术教学策略
四川是人口大省、农业大省,是“民工潮”的主要源头.现有人口8700万,农业人口6800万.其中,农村劳动力3800万,农村富余劳动力2000万,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和提高农民科技致富任
在选育棉花新型不育系“芽黄A”的过程中,遇到了其对温度敏感的反常现象。在光敏型水稻不育系的启发下,对这一现象进行了一些研究,以探索繁殖这一不育系的新途径。一、材料
α-松油烯与马来酸酐发生Diels-Alder加成反应,生成1-异丙基-4-甲基二环[2,2,2]-5-辛烯-2,3-二酸酐[简称萜烯-马来酸酐加成物(TMA)],是一种具有酸酐官能团和双键结构特征的精
区内处于扬子板块与华南板块聚敛带南侧,属华南板块北缘赣中构造碰撞带内.自加里东运动以来,遭受多期次构造运动的叠加改造,不同层次的构造形迹交织在一起,形成了本区错综复
氯碱工业是国家的基础原材料工业,其产品烧碱、氢气、氯气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部门,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氯碱企业是耗能大户,隔膜法烧碱耗电约占生产成本的81%,
在阴离子交换膜中,氢氧根离子的传递与阳离子官能团的吸引力和氢键网络密切相关。这种关系可能随着膜的含水量的变化而变化。使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探究了不同含水量对聚苯醚接枝咪唑基团(PPO-Im)的阴离子交换膜的影响。增加含水量会增强咪唑基团的水合结构并削弱了咪唑基团对氢氧根离子的吸引力。当咪唑基团的水化层达到饱和时,进一步增加含水量不会增强咪唑基团对氢氧根离子的吸引作用。咪唑基团的水化层达到饱和时,可以
自20世纪中期以来,地面沉降研究工作受到普遍重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和国际水文学会(IASH)联合发起多种学术活动:1965年举办的“国际水位10调查研究”,就包括地面沉降专
本文阐述了短花针茅(Stipa breviflora Grisb.)枝条数的消长特征与消长过程,分析了其消长的原因,提出了枝条数与种群产量关系的定量模型以及短花针茅营养枝的最适密度范围,为
对南黄海海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了重金属元素的分布特征,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和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了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水平及其对环境的潜在生态危害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