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OBS网络主要包括核心节点和边缘节点以及WDM链接三部分.该文工作以核心节点的关键技术为主,主要工作内容如下:在第一章中,首先介绍了光纤通信网络的发展历史,在介绍通信网的两大主要组成部分,传输和交换技术的基础上,主要讨论和比较了光电路交换、光分组交换以及光突发交换三种光交换技术,并重点阐述了光突发交换技术的研究进展、关键技术及其在下一代光互联网中的应用.在第二章中,首先分析和比较了目前国际上提出的各种核心交换节点结构和性能.然后通过仿真对节点的结构和性能进行研究,提出合理配置的节点结构.在提出的基本节点结构的基础上,对分时隙和不分时隙的两种交换模式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核心节点结构除了基本结构以外,还包括核心节点竞争解决方案部分.在对核心节点进行合理配置时,重要的是对各种核心节点竞争解决方案(包括光缓存和波长变换器)的配置,分别对配置了输入、输出以及共享三种类型竞争解决方案的节点性能进行了比较.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合理配置的完整节点结构.另外还介绍了OBS核心节点的相关关键技术,包括各种竞争解决方案、信道调度算法以及光交换矩阵等方面.在第三章中,对核心节点竞争解决方案和交换控制策略进行了仔细的研究:在核心节点中,为了处理多个分组同时到达同一个输出端口的情形,竞争解决方案是必需的.分别对光纤延迟线和波长变换器的不同配置以及不同交换模式进行了研究.在第四章中,在已有的LAUC(Latest available unscheduled channel)和LAUC-VF(Latest available unused channel with void filling)算法的基础上,对OBS核心节点信道调度算法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研究了FDL void filling算法,虽然采用FDL void filling算法,对节点性能有较大的改善,但是由于填充算法的复杂性,我们提出了两种比较简单的FDL信道调度算法——尽一切可能FDL算法和选择最佳FDL算法,并对这两种算法进行了比较,发现采用这两种算法,节点性能也随着负载不同而变化,因此采用上一章提出的负载监控器,结合这两种算法的优势,对节点性能进行改善,并将复合算法和填充算法进行比较,获得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全光网的实现依赖于光器件的技术进步.光开关是光交换的核心器件.在第五章中,对光交换的核心器件——光开关技术进行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