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维电磁散射模型的SAR目标空间失配校正与分类方法

来源 :国防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la07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因为具备全天时、全天候的优势,成为敌方目标监视和现代战场侦察的重要手段。传统的SAR解译依赖于人工判读,不能满足战场实时性的需求。依据SAR目标识别数据源,现有的方法可分为基于模板的方法和基于模型的方法。一般来说,基于模板的方法由于模板图像数量有限而受到限制。基于模型的方法依托模型得到全方位的SAR图像,能灵活地模拟目标结构的变化,比基于模板的方法更具优势。在基于模型的方法中,三维电磁散射模型用参数化的语言描述目标的电磁散射特性,可提供大量的用于描述目标特性的信息特征,成为本文的研究重点。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围绕三维电磁散射模型展开,具体研究工作如下:一、在查阅国内外关于SAR目标识别及分类领域文献的基础上,对基于三维电磁散射模型的目标识别方法进行了综述,着重总结基于模型的目标识别发展历程,为后续提出的识别方法提供理论依据二、针对三维电磁散射模型与待匹配目标的空间失配问题提出了一种空间校正的方法。该方法立足于SAR目标识别预处理过程中的空间失配问题,对于模型与待匹配目标在同一投影平面下空间位置坐标不一致的空间失配现象,针对该问题,本文设计了空间失配校正算法。基于散射中心特征(空间位置与强度信息),得到两组散射中心点集,采用部分Hausdorff距离度量三维电磁散射模型图像与实测图像的失配程度,搜索最优的空间变换参数使得失配度最小,得到空间变换模型的校正参数来校正模型图像。实验采用MSTAR(Moving and Stationary Target Acquisition and Recognition)三类目标的电磁仿真数据构建失配环境。实验结果表明,在标准操作以及扩展操作条件下,所提出的校正算法可行有效。三、设计了基于三维电磁散射模型的区域匹配及目标识别方法。该方法将模型中的三维散射中心投影为二值区域,进而与测试样本的目标区域进行匹配。基于区域匹配的结果定义相似度准则来构建模型与测试样本的关联进行目标识别。实验采用MSTAR三类目标的电磁仿真数据进行了对提出方法进行性能测试并与两类经典的基于模板的方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方法在标准操作条件和多种扩展操作条件下均能保持良好的识别性能,平均识别率为99.08%。四、设计了基于深度学习网络的SAR目标图像分类方法。所提出的方法基于深度残差网络学习表示目标特性的不变特征,从而在网络模型提取的特征空间中建立每个类的类心。对测试图像样本分类时,利用深度学习网络模型将待分类样本变换到类心所在空间,计算测试样本与各类目标的相似性。所提出的方法不依赖于对SAR目标特性描述的专业知识,利用数据驱动的方式就可以获得较好的分类结果,缩减了对分类目标建立模型的时间消耗。该方法在MSTAR三类目标数据集上获得了99.65%的分类准确率。此外,所提出的方法在MSTAR三类目标的电磁仿真数据的实验结果也达到了较高识别率,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近些年来,全球变暖在灾害的频度和强度方面的影响均有所增加,发展高精度的地球系统模式对于预测恶劣气候、减少极端天气带来的负面影响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模式的精度越来越高
预警系统多采用雷达组网系统对多目标进行联合检测跟踪,当一个或几个雷达的探测效果不佳时,直接进行融合,可能会降低整体探测效果,导致目标丢失或者发现大量虚假目标,甚至远
纤维素中的多聚戊糖成分进行酸处理后可以得到糠醛,然后由糠醛衍生得到的2-甲基呋喃具有优良的燃烧性能且可作为汽油添加剂。在本论文中,我们报导了在完全无外源气氛条件下,
机载外辐射源雷达作为一种重要的被动雷达,具有成本低、隐蔽性好、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对提升我方军事防御系统探测性能具有重要意义。但机载平台的移动使探测环境的地海杂波
信息超材料天线是一种全新的天线体制,它通过编码调控各个阵元的特性以实现对电磁波的实时调控,从而可以实现对目标的实时探测与分析。相比传统的相控阵天线,这种新体制的天
目前GPU因其强大的计算能力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到通用计算领域中,为了有效地管理和执行众多的线程,它采用了SIMT的执行模型。然而,这种模型可能会使程序的执行产生非一致的控制
本文的研究内容来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LED光源光谱/色温对隧道各段照明的适用性研究”。隧道安全在高速公路的发展中越来越重要。LED因为使用寿命长、光衰比较小、发
石墨烯是碳原子由sp2杂化构成的二维纳米片层,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超大比表面积和表面易改性的特性,在环境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是一种超强的吸附材料,可实现水体中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如何解决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第二类代理问题成为公司治理领域备受关注的问题。由于大股东掏空方式复杂且隐秘,导致投资者很难发现其中问题,
手性是存在于自然界的普遍现象之一,与大自然的许多生命现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手性药物因其具有特殊的药理活性受到越来越多的科研工作者的关注。因此对手性药物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