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膝下动脉闭塞性疾病的疗效。材料与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09年2月至2010年3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膝下动脉缺血患者共71例(101条下肢),按接受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为PTA治疗组(I组)和药物保守治疗组(II组)。将两组临床资料分别按照年龄、性别、症状、跛行距离、治疗前合并症、治疗前后踝/肱指数(ABI)、治疗后ABI增加值、治疗后临床疗效等进行比较。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界限。结果:本组71例患者(101肢),其中I组45例(52肢),II组26例(49肢)。两组患者年龄39 - 86岁(平均70.39±1.09岁),分布构成无明显差异(P>0.05)。全组病例中,男性49例,女性22例,两组性别构成无明显差异(P>0.05)。I组中临床治疗效果:显效者为55.77%,好转者为34.62%,无变化者为9.62%,恶化者为0;II组:显效者为0,好转者为20.41%,无变化者为79.59%,恶化者为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54,P=0.000),I组较II组治疗效果好。I组术前ABI平均值为0.34±0.04,术后1周ABI平均值为0.86±0.03,与术前ABI值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I组治疗前ABI平均值为0.46±0.05,治疗后1周ABI平均值为0.50±0.04,与治疗前ABI值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组患者手术前、后ABI增加值平均为0.52±0.04,II组治疗前、后ABI增加值平均为0.04±0.01,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654,P=0.000)。6月后ABI值I组0.80±0.03,II组0.48±0.04,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68,P=0.000)。I组中,围手术期死亡率为0,发生术后并发症的患者占7.69%,救肢率为100%。结论:1. PTA作为膝下动脉缺血的治疗方法是可行、安全、有效的。2.膝下动脉PTA临床复发很少,可重复使用,推荐PTA应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3. PTA作为低损伤性治疗,其应用于膝下小动脉病变的治疗有效,但长期通畅性有待进一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