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话剧隐性否定研究

来源 :聊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y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除了使用带有否定词的显性否定外,还大量地使用不带否定词的隐性否定。本文以老舍话剧为语料来源,对隐性否定进行全面、系统而深入地研究。  前言界定隐性否定的概念,介绍国内学者对隐性否定研究的成果及本课题的研究意义,阐述本课题的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  第一章对老舍话剧隐性否定的表达形式进行描写。从词汇、句法、其他三个方面对老舍话剧隐性否定的表达形式进行概括。以词汇形式表达否定,具体通过动词、副词、形容词、叹词、疑问代词、称呼语、詈语、习惯用语等来表达;以句法形式表达否定,主要使用“??才怪”句式、祈使句、反问句、假设复句来表达;在其他形式表达否定中,包括反语、省略、转移话题、答非所问、认知推理。  第二章从语用功能角度对老舍话剧中的隐性否定进行分类,共归纳总结出不满愤怒、埋怨责怪、嘲讽蔑视、反对反感、怀疑不信任、无可奈何、确认无疑、请求商量、谦虚客气、安慰等十九种语用功能。  第三章对老舍话剧隐性否定的表达形式和语用功能进行定量统计分析,并初步考察隐性否定表达形式和语用功能的对应关系。  第四章总结影响老舍话剧隐性否定表达形式差异的因素。如:不同阶级、角色关系、文化程度、性别等因素。
其他文献
本文以《抱朴子外篇》为研究对象,运用文学思想史的研究方法,对早年葛洪的心态、思想、基本文学观念、文学创作和鉴赏的理论与实践,加以全面综合的探究,并力图通过《外篇》文学思
本文属于专人、专类作品的词汇研究,主要关注明清之际的戏曲、小说家李渔的全部白话作品,包括白话小说《无声戏》《连城璧》《十二楼》以及他的十部传奇作品。李渔的白话小说和
自汉代至隋代的几百年间,弘农杨氏一直是关中地区的名门望族。这个家族兴起于东汉时的太尉杨震,在东汉末年就已经成为一大名族。其后,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尤其是北朝的历史舞台上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