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产品出口潜力研究——基于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

来源 :南京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ocu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社会,全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间矛盾日益突出,环境产品贸易作为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重要途径备受社会关注。中国作为环境产品贸易大国,2014年环境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1894.12亿美元,占当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的4.40%,但不同形式的贸易壁垒仍严重阻碍着环境产品贸易潜力的充分发挥,“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与多方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谈判为环境产品出口贸易带来重要契机,因此深入分析中国环境产品出口现状,抓住机遇充分释放环境产品出口贸易潜力显得十分必要。  本文在探讨中国环境产品国内外贸易环境及出口状况的基础上,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个方面厘清了环境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并基于此构建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研究了中国对41个国家/地区54种环境产品在2004-2013年间的出口效率,进而分析了中国环境产品出口潜力。研究表明,2004-2013年间中国环境产品出口效率高于中国整体货物出口效率,中国环境产品出口效率不断降低,出口潜力不断增加;中国对美国、日本、韩国、英国、法国等发达国家的环境产品出口效率较低,潜力空间最大,其次是亚洲发展中国家,对荷兰、斯洛伐克、匈牙利、波兰、比利时等欧洲小国的环境产品出口效率最高,潜力空间较小;从环境产品大类来看,环境监测与分析类产品的出口潜力最高,大气污染管理类产品次之,污水处理类产品的出口潜力较低。为充分释放环境产品出口潜力,中国政府应巩固并加强环保产业的战略新兴产业地位,抢抓“一带一路”发展机遇,不断优化环境产品出口布局,争取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谈判中的主动权,大力鼓励环境监测与分析类环境产品的生产与出口;环境产品出口企业则应积极规避环境产品贸易技术壁垒,充分应对环境产品贸易环境壁垒,实施出口区域差异化战略,关注环境监测与分析类环境产品贸易。
其他文献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介于市场与企业(科层组织)之间的中间性组织,对于节约市场交易费用并降低科层组织的管理费用具有积极意义,能够极大地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在理论上,产业集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资本市场现金分红水平不断下降,上市公司不分红或者分红很少的现象非常普遍。为了增强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意愿,推动上市公司提高现金分红水平,强化资本市场对中小投资者的回馈和保护意识,中国证监会在2001年至2013年期间先后六次颁布了与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相关的文件,学术界将其界定为“半强制分红政策”。与国外新兴市场的“完全强制性股利政策”不同,半强制分红政策不直接规定公司的现金股利
从宣传上营造氛围,从制度上夯实基础,从活动上突出特色。    企业廉洁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的具体体现,是企业领导人和广大员工廉洁从业的思想基础、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企业通过加强制度建设,形成“不能贪”的约束机制;通过加大惩治力度,形成“不敢贪”的思想基础;通过廉洁文化建设,形成“不想贪”的文化氛围。  中国中铁五局六公司在开展廉洁文化活动几年来,领导干部在廉洁自律民主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