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埋地保温管道由于结构特殊,运行温度高,相较于普通输送管道更易发生腐蚀。目前,相关埋地管道的外腐蚀检测技术均已非常成熟,而关于埋地保温管道的外腐蚀监测,国内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亟待开发一种可提供埋地保温管道腐蚀预警的自动化、可视化监测技术。本研究在国内外埋地管道腐蚀检测与监测技术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对影响埋地保温管道腐蚀关键因素和参数的分析和试验研究,结合物联网技术,运用One NET云平台,设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埋地保温管道由于结构特殊,运行温度高,相较于普通输送管道更易发生腐蚀。目前,相关埋地管道的外腐蚀检测技术均已非常成熟,而关于埋地保温管道的外腐蚀监测,国内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亟待开发一种可提供埋地保温管道腐蚀预警的自动化、可视化监测技术。本研究在国内外埋地管道腐蚀检测与监测技术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对影响埋地保温管道腐蚀关键因素和参数的分析和试验研究,结合物联网技术,运用One NET云平台,设计开发埋地保温管道外腐蚀预警监测系统,以使监测数据可实时上载与远程编阅,最终实现埋地保温管道腐蚀监测数据的自动化、信息化和可视化,为埋地保温管道的安全运行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防腐保温层进水、管输温度过高以及阴极保护电位偏离有效保护电位范围是导致埋地保温管道腐蚀影响的主要因素,而温度则是导致最小阴极保护电位和最大阴极保护电位负移的关键参数;基于金属电位差原理和保温层内置参比电极设计,开发出适用于埋地保温管道的保温层进水和阴极保护电位监测装置,结合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腐蚀预警监测系统,可远程实时监测保温层内进水情况、管床温度和阴极保护电位,监测数据的稳定性较高、重现性较好,与现场测试数据的相对误差范围为-0.7%~2.4%,监测数据精度理想,开发板运行稳定。
其他文献
随着对油气资源勘探的不断深入,勘探领域的热点方向正在向致密层和深层靠拢。裂缝常发育于碳酸盐岩、火成岩、砂岩等致密岩性地层中。裂缝不仅可以储集油气,还提供了通到未开采油层的渗透性通道。等离子体冲激声源作为一种频谱覆盖宽、可重复频率高、安全性好的大功率脉冲声源,其产生的脉冲声压级远远高于目前测井所用声源。本文利用等离子体冲激声源来探测裂缝储层,解决了现有声波测井方法探测深度有限的问题。本文首先从随钻井
套管开窗侧钻通过在老井套管的某一特定深度开窗侧钻出新井眼,利用原井套管、地面设施等资源,可避免钻新井的重复投资,提高油井产量和原油采收率。然而,相较普通井身结构,套管侧钻开窗井经过长时间开发后更容易出现套管损伤、管外窜槽、出砂等问题,且修复治理难度更大。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瞬变电磁偏心阵列的套管开窗侧钻井完整性检测方法。本文在瞬变电磁法偏心探测模型与磁场分布特性的基础上,推导了偏心探头
海洋管道作为海上油气田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泄露将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严重的环境灾难。但海底管道在铺设及服役过程中,由于苛刻复杂的外部环境,可能导致钢管产生较大的弯曲变形、屈曲,甚至断裂。因此,系统掌握海管用大变形钢管的变形行为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应用意义。本文以L485大应变厚壁大管径深水海底管道为研究对象,通过逆向仿真技术和数值计算结合的方法,主要研究了材料形变强化能力、应变时效条件,钢管几何外
在海洋或陆地平台钻井过程中,当作业井失控、常规救援措施难以有效实施时,救援井是控制井喷事故的有效手段之一。其中,救援井与事故井相对位置的精确探测是实施救援的关键。论文以救援井瞬变电磁探测技术为基础,重点研究救援井瞬变电磁探测定位优化方法。本文首先介绍了救援井瞬变电磁井下探测系统,基于瞬变电磁探测原理,建立了救援井瞬变电磁探测模型,分析了救援井瞬变电磁探测定位的理论方法。在此基础上研究救援井瞬变电磁
稠油由于具有密度高、粘度大、流动性较差等特点,大多采取加热输送的方式,为了减少热损失,管道外通常包覆有防腐保温层,其复杂的防腐保温结构会对外加阴极保护电流产生明显的屏蔽作用,这对牺牲阳极材料与阴极保护方式提出更高的要求。本研究基于分子动力学和密度泛函理论模拟计算方法,结合高温电化学特性测试,对不同铝合金牺牲阳极材料进行筛选,最终通过牺牲阳极装置设计及现场应用效果评价,分析其在稠油输送管道腐蚀防护中
2018年,建筑能耗占全国能耗的20%左右,建筑面积是建筑部门能源消耗和材料需求的主要驱动力。中国正在经历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和大规模的城市建设,民用建筑面积仍在急剧增加,这将导致建筑行业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急剧增加,给资源和环境带来巨大压力。因此,建筑面积总量控制是实现建筑节能目标的重要内容,明晰驱动民用建筑面积增长的核心因素,确定各影响因素对民用建筑面积的影响程度,并在影响因素的不同变化趋势下合理
本论文模拟油气井实际工况,采用浸泡腐蚀试验和电化学测试技术,并辅以SEM、EDS、XRD等分析手段,研究以1:1、1:5、1:10、1:30四种阴阳极面积比偶接的井下工具用材925、9Cr1Mo与抗硫油管钢110SS的电偶腐蚀行为和电偶腐蚀效应,明确阴阳极面积比对电偶腐蚀的影响。9Cr1Mo/110SS偶对的腐蚀速率结果表明,偶接前9Cr1Mo为严重腐蚀,偶接后均为中度腐蚀,而110SS偶接前后均
在石油石化产业链中,污水储罐作为污水储存、运输及后处理的重要设施广泛使用,而腐蚀穿孔失效问题严重影响储罐长期、安全运行。针对污水储罐长效防腐问题,本文在阐明穿孔失效机理的基础上,将海水服役性能良好的Al涂层Q235钢引入污水储罐,并针对Al涂层Q235钢孔隙渗透问题提出封孔方法,实现污水储罐Al防腐涂层的制备。为此,本文采用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S)和X射线衍射仪等和室内挂片实验对污水
目前,双金属复合管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界面结合处,包括复合界面不完全结合,界面处应力集中以及腐蚀开裂等问题,本文通过对爆炸复合+冷轧法生产出的30Cr Mo A碳钢-825镍基合金双金属复合管进行不同的热处理,对双金属复合管界面结合性能进行探究。通过金相显微镜观察不同热处理工艺对双金属复合管界面附近显微组织和脱碳层厚度的影响;通过电子探针技术得到界面附近析出相形貌,探究元素的扩散以及碳化物颗粒的析出情况;通过纳米压痕实验探究热处理工艺对界面附近硬度、协同变形能力以及临界剪
随着国内外高酸性油气井的陆续开发,越来越多的材料被广泛混合使用,从而电偶腐蚀就成为一个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本文通过对2830镍基合金钢、140V碳钢和110SS钢在国内电偶腐蚀的研究和应用调研基础上,运用室内高温高压模拟腐蚀试验、电化学测试技术,并辅以SEM、EDS、XRD等现代分析方法,对三种钢两两耦合后在地层水环境中的电偶腐蚀行为进行研究,并通过电化学阻抗(EIS)技术、极化曲线评价了它们在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