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bu法收敛性的讨论及通用极限平衡法的实现

来源 :长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fsc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边坡二维稳定性分析方法的研究已趋于完善,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大部分二维极限平衡法在相应假设条件下推导严谨,收敛性能够得到保证。二维极限平衡通用法按条间力的假设不同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假定条间力的方向;另一类是假设条间力的作用位置。第一类以陈祖煜在Morgenstern-Price法的基础上提出的通用法为代表,由于其良好的收敛性而受到一定的欢迎;第二类方法以Janbu通用法为代表,虽然也是基于同时满足力与力矩平衡条件,但到目前为止依然存在收敛性较差的问题,对其不收敛原因的认识也不尽相同,存在很多分歧。本文就从极限平衡法中Janbu法的收敛问题出发,主要开展以下研究。1.导致Janbu通用法不收敛的原因是什么?是否对土条侧向力作用点位置的假定被指定在绝对值上而不是相对值上导致的?或者是条宽太窄、条块的数量太多导致条间力矩的一阶导数将不再连续,进而力矩的二阶导数不存在而导致其不收敛?本文通过对Janbu公式的推导、细节检验及算例分析,找出其不收敛的直接原因,同时结合王复来对Janbu法的改进,采用递推求解思想对同一算例进行重新计算,表明稳定性收敛与土条数目无关,其原因是土条推力线位置假定不合理造成的。2.在本课题组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边坡、滑坡体内各种不同复杂地层特征,包括透镜体等特殊地层,列出圆弧滑动面与线段地层之间的关系,通过滑动面方程与线段地层方程联合求解得出交点,替代原线段地层的端点,消除滑动面以外的地层信息,从而建立灵活方便的边坡稳定性分析几何模型。3.总结近年来搜索最危滑动面的方法,引进非数值方法,在本文建立的边坡几何模型基础上用于圆弧、非圆弧最危临界面的搜索,通过算例分析、总结各方法的优缺点,最后采用模拟退火法与遗传算法结合的形式解决不同方法在搜索过程中出现的“早熟”现象,为二维边坡稳定性分析软件搜索模块建立理论基础。4.在本课题组近年来有关边坡研究所取得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本文提出的复杂边坡模型采用Visual Basic语言开发二维边坡通用极限平衡法程序,并通过ACADS算例、工程实例进行验证、表明软件的可操作性及实用性。
其他文献
地裂缝是西安地区典型的地质灾害,对各类工程建筑、交通设施、城市生命线工程及土地资源造成破坏,几十年的时间已给古城西安的城市建设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给人民生活带来不便。目前,西安地铁正处建设中,地铁线路穿越了数条地裂缝,地裂缝活动将对地铁施工和安全运营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分析和研究地铁沿线地裂缝分布和活动规律、成因机理对西安市地铁工程及其它工程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结合笔者参与的地铁二号线地
我国是一个地质灾害频发地区,统计表明地质灾害的发生很大程度上与人类活动有关。矿山开采作为人类工程活动诱发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形成的地质灾害具有破坏力大、影响范围广、
喀左盆地是辽宁西部晚中生代裂陷盆地,充填地层为下白垩统九佛堂组。针对九佛堂组存在多种内部划分方案及其它相关问题,通过实测累计达106km的10余条地质剖面,运用岩石地层学
在我国沿海地区及内地湖河沉积相地区分布着大面积的软土,修建在软土路基上的道路,常出现沉降过大、不均匀沉降过大以及“桥头跳车”等问题。本文利用GDS三轴试验系统对循环荷
滑坡是一种十分普遍的地质作用,由于它经常中断交通、堵塞河道、摧毁厂矿、破坏村庄和农田,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经济损失而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滑坡支挡工程与滑体的相互作用也日益成为相关科技人员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如何设计出最优的滑坡治理方案,达到经济、安全的效果,对国民经济的建设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以大路沟滑坡治理工程为背景,以治理方案优选为目标,对抗滑桩设计计算、拱形抗滑桩墙的有限元模拟以
边坡是自然或人工形成的斜坡,是人类工程活动中最基本的地质环境之一,也是工程建设中最常见的工程形式,作为全球三大地质灾害(地震、洪水、崩塌滑坡泥石流)之一的边坡失稳滑
进气道结构直接影响内燃机缸内充量的大小和涡流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混合气形成、燃烧、排放以及整机性能。传统气道研发采用经验设计和稳流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制周期长,且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