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ectroacupuncture provides analgesia in combination with dexmedetomidine and regulates phosphO-ERK1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qiangs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灸是古代中国的医疗精粹,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和症状长达2000多年。针灸目前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许多对传统疗法耐受的疾病,运用针灸进行治疗,取得了显著效果。同时针灸克服了药物疗法的副作用。针灸吸引了大量的基础研究者观察其对人和动物的镇痛效果,并研究这种神奇疗效背后的机制。针灸为治疗疼痛提供了一种显著又安全的方法,这使得针灸在兽医中快速发展。美国动物医院协会和美国猫科动物从业者协会联合发布了犬猫疼痛管理的条例,该条例指出,越来越多有力的证据表明针灸疗法已成为兽医普遍接受的治疗疼痛性疾病的方式。
  1.电针结合肌肉注射右旋美托咪啶镇痛对山羊生理生化的影响。
  试验目的:研究电针结合右旋美托咪啶对山羊镇痛效果及对生理生化的影响。
  试验动物:30只杂交健康雌性山羊。
  试验方法:山羊随机分成5组:电针组,两种剂量的右旋美托咪啶(5和20μg/kg,IM),电针加右旋美托咪啶(5μg/kg,IM)和对照组(0.9%NaC1,IM)。检测痛阈、心肺功能、直肠温度和血液及生化指标。
  试验结果:右旋美托咪啶(20μg/kg)可以提高山羊痛阈、降低心律、呼吸频率和指肠温度。与电针组30min后和右旋美托咪啶组(5μg/kg)30min、60min后相比,电针加右旋美托咪啶组(5μg/kg)的痛阈更高。但是与右旋美托咪啶组(20μg/kg)相比没有差异。与右旋美托咪啶组(20μg/kg)30min、60min后相比,电针加右旋美托咪啶组(5μg/kg)的心率更高;与右旋美托咪啶组(20μg/kg)10min、30min后相比,电针加右旋美托咪啶组(5μg/kg)的呼吸频率也更高。电针加右旋美托咪啶组(5μg/kg)对直肠温度没有影响。与右旋美托咪啶组(5μg/kg)30min、60min后相比,电针加右旋美托咪啶组(5μg/kg)的血糖浓度升高,但是与右旋美托咪啶组(20μg/kg)相比没有差异。所有组的尿素氮(BUN)和肌酐(CR)浓度、谷丙转氨酶(ALT)和天门冬氨基酸转移酶(AST)活性以及血液参数都没有变化。
  结论:电针结合低剂量右旋美托咪啶可以安全地用于山羊镇痛。
  2.电针对炎性疼痛大鼠中枢神经系统ERK1/2 MAPK-IR信号通路的影响
  试验目的:研究外周炎性疼痛模型大鼠中枢的ERKs(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活性,来阐明外周炎性疼痛模型的下行疼痛调节系统的机制。
  试验步骤:试验动物随机分成4组,(a)对照组;(b) CFA组;(c)CFA+ EA组;(d)CFA+ sham EA组。通过给试验动物后肢皮下注射CFA构建外周炎性疼痛模型。试验组在注射CFA后的1d、3d、5d和7d,电针双侧足三里(ST36)和昆仑(BL60)穴(连续方波,交变频率为2/100Hz,电流强度1~2mA,每个频率15min、总共30min),每隔1天1次。在注射生理盐水/CFA前和注射后1h、7h、1d、3d和7d后分别测定足容积和足底痛阈。试验完后采取老鼠腰段脊髓和脑干固定,通过免疫组化检测p-ERK1/2的表达。
  试验结果:弗氏完全佐剂(CFA)能诱导后肢足肿胀并使足底痛阈降低,注射CFA后1d、3d和7d的大鼠,电针能显著降低其后足肿胀程度(p>0.05),并使痛阂升高(p>0.05),同时显著抑制脊髓背角(SCDH)和延脑头端腹内侧核群(RVM)中p-ERK1/2(因CFA诱导的)的表达。
  结论:电针对CFA诱导的超敏现象有抑制作用,这可能是通过抑制中枢p-ERK1/2的活化来介导的。
其他文献
随着全球森林资源的急剧减少以及木材非法采伐和贸易活动的加剧,热带木材物种已迅速成为《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关注的焦点,加强热带木材进出口监管成为我国CITES履约工作面临的一项严峻挑战。科学准确地识别木材树种,是保护全球木材资源、促进我国木材进出口贸易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  本论文为揭示木材种间水平上内在特征的变化规律这一科学问题,解决传统木材解剖学无法实现“种”的识别这一难
维管束兼具机械支撑和水分营养疏导两项关键功能,是决定竹子生长和竹材材料特性的最重要结构单元。阐明竹材结构和性能之间复杂关系的关键在于对维管束结构和性能的系统认知。本研究首次将人工智能深度学习中的目标检测方法引入竹材结构研究领域,解决维管束的自动检测、计数、及相关形态参数计算中的关键技术难题。在此基础上系统研究了毛竹维管束上述特征参数的株间、株内(径向、轴向)变异规律;测试了全国12个主要产区中毛竹
学位
在水泥基材料中加入纤维能够提高其韧性、减少收缩开裂。竹纤维具有可再生、比强度与比模量高等优点,同时竹子生长速度快,价格便宜。采用竹纤维増强水泥基复合材料,对开发新型绿色建筑材料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竹纤维易吸水,易受微生物作用而降解,与基体界面结合弱,影响了水泥基材料的力学性能与耐久性,限制了其应用范围。通过对竹纤维表面改性处理,可以改善纤维与水泥基体间界面结合,从而提高水泥基材料的韧性
近年来,能源短缺、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峻,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以绿色环保、可再生的木材为原料制备而成的先进功能材料在能源存储、水处理、智能电子器件、离子传导等领域展示出了巨大的开发潜能。作为一种天然的有机高分子复合材料,木材具有由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组成的三维多孔层级结构。利用木材组成中具有高度取向的微纤维和在新陈代谢过程中用于传导水、空气和离子的管胞,通过对木材细胞壁进行
纳米纤维素具有来源广、结品度高、强度高、比表面积大、生物相容等特性,是增强高性能复合材料的理想选择。纳米纤维素可通过表面化学功能化改性,以及与金属纳米材料复合,被赋予更多的性能。静电纺丝是制备纳米复合材料的重要方法之一,制备得到的无纺布网状结构纤维薄膜,在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将纳米纤维素及其复合材料作为功能填料,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备纤维薄膜,赋予材料独特的性能,旨在拓宽纳米纤维素增强复合材料的
学位
目前,我国林业发展正处于从数字林业转为智慧林业的重要阶段。但因木材生产经营长期以来较为粗犷、传统木材材性检测手段费时费力、破坏性大,且不具备林地实地检测条件,无法实现大批次样品的快速实时检测等问题,致使木材检测滞后于生产,严重阻碍了我国林业智能化发展的进程。  可见-近红外光谱(Visible and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Vis-NIR Spectroscopy)
目前,我国农林废弃物存在着严重的浪费现象,如何合理充分利用农林废弃物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桦木木屑、玉米秸秆碎料、麦麸作为基质,具有三维网状结构的灵芝菌丝(GM)、木耳菌丝(AM)、柳蘑菌丝(PM)作为环保“胶粘剂”,利用生物成型技术得到灵芝菌丝培养体(GM-CG)、木耳菌丝培养体(AM-CG)、柳蘑菌丝培养体(PM-CG)。对GM-CG、AM-CG、PM-CG进行热压制备热压成型灵芝菌丝复
学位
该研究考察了云南花粉田七口服液(YunNan Pollen Tienchi Oral Liquid,YN-PTOL)和维生素E对O衰老小鼠模型脾淋巴细胞DNA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说明,在DNA遭受自由基氧化损伤时,云南花粉田七口服液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这种作用可能与其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能增强体内抗氧化系统的抗氧化能力,减少部分自由基的产生有关.实验同时说明YN-PTOL对DNA的保
学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