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历史上一位知识女性的时代悲剧——杨荫榆一生述略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manzh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荫榆,女,1884年出生于江苏无锡一个书香门第。杨荫榆之出名,源自于中学课本上鲁迅的大作《纪念刘和珍君》。鲁迅先生在文中给了我们一个鲜明的杨荫榆形象:专制独裁,行为可憎,面目狰狞,十足一个反动军阀的帮凶、封建余孽的化身。有些研究者注意到,记录在正史上的杨荫榆,是那个曾被鲁迅批评过的杨荫榆。《鲁迅全集》的注释中是这样为杨荫榆定性的:“她依附北洋军阀,推行封建奴化教育,肆意压迫学生,激起进步师生的强烈反对。”鲁迅先生甚至还专门著文痛斥杨荫榆是“凶兽样的羊,羊样的凶兽”。她的“罪状”之一是,在任女师大校长期间,开除了六名学生自治会负责人,其中,包括许广平,以及鲁迅名篇《纪念刘和珍君》中的刘和珍。钱钟书夫人杨绛在提到她的这位三姑母杨荫榆时曾说:“如今她已作古人,提及她而骂她的人还不少,记得她而知道她的人已不多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她的评价也在起着变化。综观其一生,可以说杨萌榆是近代历史上一位知识女性的时代悲剧。她出生于书香门第,却要挣扎着冲出封建的婚姻牢笼。她留学欧美并通过半生的奋斗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大学校长,而在女师大风潮中,她追求学术独立、排斥学生运动的做法却与北洋军阀政府抵制革命的要求相符合,使其背上了反动恶名。在她的晚年她以行动为她画了一个壮烈的句号。 本文试图在马克思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将杨荫榆及其活动放到具体的历史环境中用新视角去考察,深入了解她的思想和实践,进而认识以杨荫榆在民族和国家危难时期的作为,探讨当时保守的知识分子如何应对革命的洪流。
其他文献
对外援助是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由发达国家主导的政治经济活动,它是南北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西方学者有关对外援助的理论探讨较多,主要从现实主义、理想主义以及结构
1923年在上海诞生的中国旅行社是近代中国第一家旅行社,标志着中国近代旅游业的兴起.该文依据大量的第一手珍贵资料,运用历史学和旅游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对它的创办缘由、发展
随着近代资本主义的传入,作为资产阶级团体的商会组织渐次步入中国大地,并得到迅速发展。温州作为东南商业重镇,早在上世纪初就成立了自己的商会组织,广泛参与经济、政治、文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