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镉是常见的环境和工业污染物,对雌性哺乳动物生殖系统具有明显的毒性。可引起卵巢病理组织学改变,干扰排卵和受精过程,引起暂时性不育,还可能对雌激素受体、孕酮受体及基因表达产生影响。研究目的:探讨镉对卵巢颗粒细胞的调亡诱导作用,阐明其作用机理;在理论上对镉的性腺毒性作用给予补充,为今后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本实验采用25日龄未成年雌性小鼠为实验对象,通过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处理后再腹腔注射氯化镉的在体实验模型,采用病理学方法检测卵巢中卵泡闭锁的变化;用TUNEL法来检测卵巢颗粒细胞是否调亡及凋亡率的变化;用常规方法检测颗粒细胞中MDA含量及SOD活性的变化;用免疫组化方法和半定量RT—PCR法检测颗粒细胞p53基因的表达。实验结果:TUNEL法检测结果为,48h对照组凋亡率为0.5426%: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为14.5248%、11.5764%、9.8762%;96h对照组凋亡率上升为10.2064%,高、中、低各组分别为21.4126%、15.8864%、12.4721%。表明各组均有不同程度的凋亡,且随镉剂量增加,凋亡率有上升趋势,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病理学检测卵巢切片中卵泡闭锁情况,结果随镉剂量的增加,卵泡闭锁率逐渐升高,差异有显著性。常规方法检测MDA含量和SOD活性的变化,MDA含量随着镉剂量的增加而升高,48h与96h两时间段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SOD活性随着镉剂量的增加而相应降低,48h各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96h除1mg/kg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外,其余各组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用免疫组化法和半定量RT-PCR法检测p53蛋白表达,结果p53在各组普遍表达,并随镉剂量的加大而表达增强,除了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时,96hlmg/kg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外,其余各实验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实验结论:1.镉对小鼠卵巢颗粒细胞的凋亡有促进作用,具有剂量效应关系;2。镉对小鼠卵巢卵泡的发育有促进闭锁的作用,可增加闭锁卵泡构成比。3.镉能使小鼠卵巢颗粒细胞中的MDA增加和SOD活性的降低。4.p53基因参与了小鼠卵巢颗粒细胞凋亡的调控,镉能增强卵巢颗粒细胞p53蛋白的表达。5.镉诱导小鼠颗粒细胞凋亡是自由基及相关的调控基因等因素共同作用同时参与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