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石楠属3种植物石楠(Photinia serrulata)、红叶石楠‘红罗宾’(Photinia×fraseri‘Red Robin’)和‘鲁宾斯’(Photinia glabra ‘Rubens’)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人工遮荫和自然群落下的3种幼苗在不同光环境下的形态和生长、生理生化特征和光合荧光特性响应,并应用隶属函数分析法和表型可塑性对这3种植物进行综合评价,主要研究结果可归纳为以下四点:(1)3种石楠属植物随着遮荫度增大新叶红色逐渐减淡,由偏黄绿色渐加深至绿色。遮荫都显著地影响石楠幼苗生长和生物量的积累,遮荫对‘鲁宾斯’幼苗生长和生物量的影响仅在全光条件下效果才明显,而在低光条件下对‘红罗宾’幼苗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因此在商业生产中,最适宜在透光率25%的遮荫大田中种植这3种植物。(2)随着光照强度的降低,3种石楠属植物幼苗叶片中光合色素含量、质膜相对透性、丙二醛含量逐渐增大,叶绿素a/b值和花色素苷含量下降,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曲线为“V”字型,而可溶性糖含量变化曲线则相反。光照强度的降低使‘鲁宾斯’和‘红罗宾’的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在夏季高温时,幼苗在透光率为35%条件下可减弱叶色返青,延长红叶期。(3)不同的光照强度条件显著影响了3种石楠属植物的Pn、Ci、Tr、Gs及WUE日变化。透光率分别为5%和15%的条件下,3种植物没有出现中午Pn下降现象,适度的遮荫对消除植物的光合“午休”现象有积极的作用。随着光照强度的降低,3种石楠属植物幼苗的AQY有不同幅度的升高,LSP和LCP逐渐降低。遮荫也不同程度的降低了3种石楠属植物幼苗的Pmax和Rd。在相同光强下,‘红罗宾’和‘鲁宾斯’的Pmax和Rd均高于石楠。3种植物幼苗在全光照、透光率为35%和25%条件下,Fv′/Fm′、Yield和qP日变化表现为“V”型曲线。不同光照条件下的qN、NPQ和ETR的日变化都呈“单峰”曲线,且随着光照强度的降低其呈下降趋势。(4)3种石楠属植物均能在旷地、疏林和密林条件下正常生长。但在旷地条件下,更能突出其红叶的观赏效果,且能延长其观赏期。通过对3种植物的表型可塑性分析可以看出,‘红罗宾’在大多参数的可塑性要大于‘鲁宾斯’和石楠,具有更强的光适应能力。综合以上分析,3种石楠属植物的耐荫性排序为‘红罗宾’>‘鲁宾斯’>石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