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诞的审美意蕴——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中的荒诞的表现形态

来源 :三峡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GSKY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荒诞成为西方美学一个主要的审美范畴是20世纪才发生的事,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50、60年代的现代主义文学中,荒诞也成为一个主要的文学思潮,一直贯穿在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始终,它在现代主义文学的各个派别的表现形态也大有不同,但是这些都不能妨碍人们对荒诞文学的喜爱。那么,荒诞在现代主义文学中是如何表现的、荒诞在现代主义文学作品背后的审美意蕴是什么、荒诞与悲剧、喜剧以及丑等审美范畴的审美意蕴有何不同、它是如何引起人们的审美感受的。本文就是围绕这些问题来展开陈述。本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内容构成。   第一部分:引言。此部分主要介绍论文的主要结构以及研究方法,引出全文内容。   第二部分:正文。此部分分为三章:第一章论述现代荒诞的形成,又分为三小节,第一节在与传统文学的对比中,分析现代主义文学中的现代荒诞;第二节叙述现代荒诞产生的客观现实;第三节叙述现代荒诞产生的理论基础。第二章分析荒诞在现代主义文学的各流派中的表现形态,本章把现代主义文学对荒诞的表达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的几个文学流派对荒诞的表达虽然是不自觉的,但在客观效果上仍然表现了荒诞;第二个阶段,现代主义文学对荒诞的表达是通过传统的理性形式实现的,代表流派是存在主义;第三个阶段,现代主义文学对荒诞的表达做到了内容与形式上的统一。第三章主要通过与丑、悲剧和喜剧三个审美范畴的比较,以世界的不合理性与人对合理性的追求之间的矛盾为准绳,以第二章的文本分析为基础,对荒诞的审美意蕴进行定位并作出价值判断。   第三部分:结语。这一部分是对全文内容的概括和总结,同时揭示荒诞的审美意蕴对以后文学创作的启示意义和影响。  
其他文献
精神,被顾城认为是艺术的起源,也是他赖以生存和创作的重要支撑,顾城在诗歌领域的建树也源自于他对“精神自我”的独特感悟和理解。   顾城是中国当代诗坛上的一个独特的
学位
“五四”作家中,郁达夫以其独特而大胆的心灵剖白式的写作风格和淋漓尽致的性爱描写而闻名。他执着于写人的身体,人的欲望,以宣扬爱与被爱来还原生活和人性的本真,来洞察社会,反映
本文以汉语、土家语名量词为研究对象,着重从语义、语法和语用三个方面对汉语、土家语名量词进行比较,以揭示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当分析语言现象出现几个判断标准选择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