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三次技术革命的迅速发展在悄然之中影响和改变着社会结构和人类生活。生活于这样一个时代,我们不免将研究目光投向媒介与时间,探讨信息社会下的媒介存在与时间之间的多样关系。围绕媒介存在与媒介时间,本研究大胆地提出了媒介化时间和时间化媒介两个概念,并将其拓展为推进研究的两条主要路径。本研究还就技术发展、社会形态和时间概念变迁之间的关系展开研究。研究认为,作为一种新的时间形态,媒介时间对现实社会具备不可低估的重构力量。同时,媒介发展、社会组织和时间观之间存在既定联系。具体来看,研究主体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意在唤醒人们对时间复杂性的关注,反对将时间作为单一的、机械的、匀速不可逆的概念来使用。在确立时间概念的多样性、完成对时间观的历时性梳理之后,引出媒介时空研究对社会变迁的重要意义。第二部分主要界定何为媒介时间,它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具备怎样的属性及特征。同时讨论媒介时间的发展在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对社会、社群以及个体产生了哪些影响或改变。第三部分的核心是讨论媒介化时间对现实社会的分割与重构。该章首先从内生和外拓两个方面揭示了“社会时间被媒介定时”这一现状,进而运用混合研究法调查了信息社会下微信时间的使用行为与习惯,直观而明确地印证了“媒介化时间正在加紧对现实社会的分割与重构”这一论题。最后,从私人化的媒介时间和公共空间中的媒介时间对媒介化时间进行分类讨论。第四部分主要围绕时间化媒介的自我管理与发展趋势展开。在完成了对时间化媒介的界定之后,根据信息社会下时间化媒介的特殊表现形态,总结出时间化媒介的差异化优势。重点从政治、文化、经济三个社会组成部分讨论时间化媒介的特征、现状和发展趋势,具体分为时间化媒介的新闻生产、时间化媒介的记录与持留、“第三空间”中的时间经济三个部分。第五部分是最后一章,这一章针对媒介时间与权力、受控于媒介的社会时间、电子媒介共时性掩盖下的平等假象、赛博空间中的时间流逝与自我存在等问题展开反思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