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能源因素对大国能源战略的影响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limiao9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1993年中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以来,人们开始越来越多的关注石油安全问题,同时也开始关注“中东”这个似乎曾经离中国很遥远的地区。提起中东能源,人们首先会想起的就是石油。这是因为,在中东地区,几乎没有不与石油相联系的问题,不是起源于石油,就是归结于石油。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中东石油以其巨大的储产量对世界经济政治和国际关系产生过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不少西方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都高度依赖中东石油的供应。“9·11”事件以后,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国际能源的供应也出现多元化趋势,中东地区不再像原来那样一家独大,非洲、中亚里海地区、俄罗斯均在国际能源格局中占领新的高地。但是中东仍在世界能源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中东的能源因素仍是影响各大国能源战略调整的重要变量,也必将对国际关系产生影响。本文除导论和结论部分外,共分为六章,分析结构及其框架安排如下:导论部分主要是对论文的研究背景、相关概念界定、国内外相关研究情况、理论基础和文章的写作思路进行简单的介绍。第一章主要是介绍中东在国际能源格局中不变的重要地位,主要是因为中东的地缘政治重心地位没有改变,中东油气的储产比远高于其他地区和国家,而且长期以来,中东一直主宰着全球石油生产和出口贸易,这一传统将长期保持下去,最重要的是中东地区石油不仅储量丰富,且开发条件优越。就本文选取的分析目标国(地区)来看,各国(地区)都对各自的能源战略进行了调整,且目标各不相同:第二章的内容是分析基于中东能源因素的影响,美国的能源战略的调整及其目标——通过牢牢控制中东的石油,为其建立全球霸权奠定基础。本章通过四个小节来梳理美国政府能源战略调整演变过程,可以看到:1973年以前的美国政府,其石油政策主要在于控制进口;而从尼克松到克林顿政府的30多年里,美国的能源战略一直是以保证中东石油稳定供应为目标;到了小布什政府时期,由于国际能源形势发生了变化,其能源战略也调整为增加储备,开拓新资源;奥巴马上台以后,首要任务就是在中东地区修复美国形象、确保美国石油供给,同时推行“新能源计划”。第三章分析欧盟。欧盟的中东能源战略的目标也很明确,就是为了保证其成员国能源的供应,在此基础上,能够保持其在国际事务中的独立性。目前由27国组成的欧盟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体和第二大能源进口方,是世界上最大的单一能源市场。中东石油价格波动对欧盟经济形成很大的冲击,同时,其他大国对中东能源的依赖也对欧盟能源需求形成威胁。基于此,欧盟《能源宪章条约》于1998年4月16日开始生效。《能源宪章条约》被设计为欧盟对外能源战略和政策的基础,主要内容包括保护和推动能源投资、能源自由贸易、提倡能源运输的管道和网点的自由化、降低能源使用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设立争端解决机制。欧盟所采取的具体措施有:第一,建立中东地区“能源政策新秩序”,稳定中东石油供应;第二,保障来自俄罗斯的能源输入,与俄罗斯签署长期条约和合同,包括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给俄罗斯以长期稳定的投资保障,帮助俄罗斯实行内部能源市场调整和节能计划,并为此提供投资;第三,开拓中亚等新来源,将里海、中亚和非洲的能源作为欧洲能源的储备。第四章通过三个小节的内容来分析俄罗斯的能源战略的目标——复兴大国地位。在本文讨论的几个“大国”中,俄罗斯的油气资源状况是最为独特的。其他大国均为石油进口大国,对中东石油资源有着高度的依赖性,而俄罗斯本身即为能源大国。因此,中东的石油对俄罗斯有着特殊意义,俄罗斯的能源战略调整也有着与其他大国格外不同的目标定位。俄罗斯将能源产业视为刺激经济复兴的重要推动力,认为制定长期的能源发展战略和安全战略的意义不仅在于推动国内经济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对俄罗斯恢复大国地位有着决定性的意义。俄罗斯的中东政策也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俄罗斯“一边倒”时期的中东政策、20世纪90年代下半期对中东政策和普京时期对中东政策。同西方尤其是美国对中东政策的意图相比较,俄罗斯对中东政策经济色彩利益明显大于政治意图,俄罗斯考虑更多的是在中东的经济利益,其根本点在于利用自身的能源优势,逐渐恢复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进而复兴自己的大国地位。众所周知,日本是世界第二大经济大国,同时也是一个能源消费大国和资源极度贫乏的国家。对于日本来说,能源安全问题不仅关系到其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甚至关系到其国家的生死存亡。第五章的内容是分析日本的能源战略目标——谋求国家生存,在此基础上谋求大国地位。相比较其他国家而言,日本更加倚重中东的能源进口,也相应的制定了更加完善的对内对外能源战略:一、谋求能源结构多样化,开发新能源,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二、分散石油进口来源,谋求能源进口多元化;三、重建与中东石油出口国的合作伙伴关系。同时,日本也注重发挥海上优势,确保能源运输安全。第六章分析中国的能源战略。中国的能源战略的目标也很明确,就是保护改革开放的经济成果,保证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是,中国石油供应状况非常严峻,石油安全不容乐观,主要是面临三大挑战:第一、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过大;第二、中国石油进口空间紧缩;第三、石油运输的脆弱性明显,“马六甲困局”难以破解。在这样的能源基础上,中国把能源战略的重点放在了中东石油外交上,与沙特、伊朗、伊拉克还有海湾合作组织积极展开合作,确保中国在中东的能源利益。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石油威胁论”有所抬头,中国公平合理参与全球油气资源的竞争受到少数大国的误解。在中东地区,中国与各大国之间的关系也比较微妙,中美之间是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中日之间理性交往,谋求互利共赢;中俄关系是合作大于竞争;中欧则是利益共同体。最后,对于中国能源安全战略有以下几点思考与建议:第一,要学会国际能源竞争的游戏规则,做到有的放矢;第二、要建立国家层面的统一的能源管理机构,加强能源立法并依法管理;第三、健全能源发展战略,使其长期化、全面化、指标化;第四、确定海外能源开发的战略重点;第五,通过加强国防建设,尤其是海军力量的建设,加强与韩国、日本的合作,并通过对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的外交努力,来破解我国石油运输安全的“马六甲困局”,保卫我国的海外能源利益。
其他文献
本文针对中医藏象学说中奇恒之府男子缺如,而致“女六男五”的异常现象,对精室作为男性特有的内生殖器官,确立为奇恒之府的可行性进行了系统研究论证,并对精室的生理病理特点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过瘤胃γ-氨基丁酸(RP-GABA)对肉牛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指标以及内分泌指标的影响。选取体重为210±20kg、健康无疾病的锦江黄牛30头,随机分为5
根据近年来大丰市直播稻田稻瘟病发生实况,分析了直播稻田稻瘟病重发原因,提出了相应的综合防治技术,以期对苏北沿海地区直播稻田及其他稻田稻瘟病的防治提供指导意义。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决策。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和谐社会的实现,离不开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职业选择是每个人必须要面对的重要抉择,选择结果如何将影响其在现实生活中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和生活风格。而对自我客观准确的认知是个体职业选择的基础。国内学者在对择
"人口疏解"有其产生的深刻背景和历史意义,并在上海多轮总规的规划理念中得以体现,也根据不同发展阶段特征制定了相应政策和措施。其效果是显著的,包括核心区人口密度下降、
对在崇义县种植白术、玄参、升麻的气候适应性进行分析,指出白术、玄参、升麻的最适生长期和种植区域,针对药材种植中的主要气象灾害及与气象条件有关的病虫害提出防御措施,
我国资本稀缺、劳动力富裕的要素禀赋特征,决定了我国发展处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中小企业具有特殊意义。理论界和实务界一致认为,银行借款是我国中小企业最重要的外源融资方式
阐述了《五大道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规划研究》的研究方法及主旨。开篇回顾分析了五大道的发展历程及现状问题,指出五大道地区对城市贡献的重要价值之一在于它的街区、建
纵观我国保险业多年的发展,客观地说,中国保险市场还处在初级阶段,距离成熟的发达国家市场,仍然有着较远的距离。无论是保险深度,还是保险公司的经营状况、管理水平与欧美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