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结局分析目的探讨1000余例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PDA)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及临床结局的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选择2016年5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早产儿(胎龄24小时、生后1周内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大血小板比例、血小板压积(PCT)与PDA的发生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龄小(OR=0.700,95%CI 0.618~0.793)、围产期窒息(OR=0.585,95%CI 0.385~0.890)、PLT低(OR=0.996,95%CI 0.994~0.999)是PDA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24小时(OR=1.589,95%CI 1.125~2.246)、产前糖皮质激素应用(OR=1.892,95%CI 1.288~2.779)是PDA发生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⑶PDA组早产儿住院时间显著长于非PDA组(P<0.05),且PDA组患儿有创和无创机械通气的使用率、肺炎、肺出血、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喂养不耐受、Bell分期Ⅱ期以上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颅内出血(IVH)及肾损伤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非PD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龄24小时是PDA发生的独立保护因素。PDA可导致早产儿住院时间延长,有创和无创机械通气使用率增加,肺炎、肺出血、BPD、喂养不耐受、NEC、IVH及肾损伤的发生率升高。第二部分极低出生体重儿动脉导管未闭不良结局预测模型的建立和评价目的探讨通过生后早期超声心动图指标和血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建立极低出生体重儿PDA不良结局(PDAao)的预测模型,并评估模型的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选择2019年5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极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1500g),所有入选患儿均于生后48小时内完成超声心动图和血NT-proBNP检查,并提示动脉导管仍保持开放状态,根据患儿的临床结局分为结局正常组和结局不良组(PDA不良结局包括中重度BPD、Ⅳ级IVH、Bell分期Ⅱ期以上NEC或死亡),收集患儿超声心动图指标包括PDA分流直径、PDA最大分流速度、主动脉根部内径(AO)、左心房内径(LA)、LA/AO比值、左心室舒张末期及收缩末期内径、二尖瓣E峰、A峰、射血分数等及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筛选PDAao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Logistic回归方程即PDAao指数回归方程,构建PDAao指数预测模型。比较二组患儿PDAao指数是否存在差异,并通过ROC曲线评估PDAao指数模型的预测效果。同时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利用R软件建立PDAao列线图预测模型,并利用C指数和Calibration校准曲线对列线图模型的区分度和校准度进行评价和验证。结果⑴研究期间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极低出生体重儿82例,其中结局不良组和结局正常组各41例。⑵结局不良组患儿胎龄和出生体重小于结局正常组(P<0.05),且生后第1天和第2天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低于结局正常组(P<0.05)。结局不良组患儿生后48小时内血NT-proBNP值和超声心动图指标包括PDA分流直径和LA/AO比值显著大于结局正常组(P<0.05),而PDA最大分流速度低于结局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⑶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PDA分流直径、PDA最大分流速度、LA/AO比值、NT-proBNP是PDAao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⑷将上述危险因素代入Logistic回归方程(即PDAao指数回归方程),建立PDAao指数预测模型,入选患儿PDAao指数数值波动于-7.3分(低风险)到9.2分(高风险)之间。结局不良组PDAao指数数值显著高于结局正常组(P<0.05)。PDAao指数预测PDAao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17(95%CI 0.858~0.976,P<0.05);最佳预测阈值为0.3分,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5.6%和92.7%。PDAao指数的ROC曲线下面积大于PDA分流直径、PDA最大分流速度、LA/AO比值、NT-proBNP、胎龄、出生体重、生后第1天和第2天收缩压和舒张压的ROC曲线下面积(P<0.05),预测价值最高。⑸通过上述Logistic回归分析的危险因素建立PDAao列线图预测模型,模型C指数为0.917(95%CI0.859~0.975),校正C指数为0.894,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准确性。Calibration校准曲线提示模型预测PDAao的概率与实际PDAao的发生率有较好的一致性。⑹结局不良组患儿有创机械通气的使用率、肺炎、喂养不耐受及IVH的发生率显著高于结局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⑵症状前治疗组布洛芬第一疗程口服后44例患儿PDA成功关闭,关闭率为75.9%,9例患儿予第二疗程布洛芬口服,其中8例患儿PDA成功关闭,关闭率为88.9%。症状性治疗组布洛芬第一疗程口服后31例患儿PDA成功关闭,关闭率为53.4%,15例患儿予第二疗程布洛芬口服,其中6例患儿PDA成功关闭,关闭率为40.0%。症状前治疗组布洛芬第一疗程和第二疗程关闭率均显著高于症状性治疗组(P<0.05)。⑶症状前治疗组无创机械通气使用率、肺炎、BPD和IVH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症状性治疗组(P0.05)。结论极低出生体重儿生后早期症状前口服布洛芬治疗可显著提高PDA关闭率,还可降低无创机械通气的使用率、肺炎、BPD和IVH的发生率,同时不影响药物相关并发症如肾损伤等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