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加快推进,各种风险和结构性矛盾也在累积聚集。农业资源偏紧和生态环境恶化的制约日益突出,农村劳动力年龄结构老龄化挑战,务农劳动力素质结构性下降,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农民老龄化、农业兼业化、农村空心化等问题突出。特别是温饱问题解决后,消费者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要求更高,迫切需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种养业结合不紧、循环不畅,耕地肥力下降与畜牧业粪便污染未能有效利用并存。农业产业结构失衡的问题日益突出,农业资源与区域布局条件不尽匹配。部分农产品库存增加与一些农产品进口增加并存,农业比较收益低与国内外农产品价格倒挂的现象突出。这些问题都带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农业转型升级是我国当下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随着我国的经济进入发展新常态,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核心的新动能不断增强,成为我国经济平稳运行和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产业融合正是由技术创新在不同产业间快速扩散,由此使得产业间的界限逐步被打破,不同产业互相交叉融合渗透导致新业态形成的过程,这股融合的力量正成为推动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并最终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内生动力。产业融合则为农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通过农业与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可以促进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农业多功能性的发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最终达到农民增收农业效率提升的目的。从产业融合这一视角出发,对黑龙江省农业产业内部、农业与工业、农业与服务业融合水平进行测算并作出实证分析,基于黑龙江省的农业产业融合水平的基础上,对农业转型升级指数进行测度,以期对黑龙江省整体农业产业融合做系统分析。立足于黑龙江省农业与相关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产业融合基础判断,并且针对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现状提出促进农业转型升级的策略。为保证测度模型的客观性和说服力,在研究过程中使用了各种定量和定性分析结合的手段来保证模型的科学性,主要用到技术手段有:灰色关联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和面板数据回归分析法。希望可以为我国当前农业转型升级与产业融合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