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谋反罪”的立法与实践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gc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封建社会政治框架之内的君权之至尊地位为其统治根基之所在,这种权力无论是来源于天命论还是来源于家父长制,最终均以固化于法律制度中为更为巩固。研究谋反罪,且尤以中国法制成就最为辉煌的唐代为研究对象,结合对唐律适用所产生的该时期之代表性案例的梳理,可察封建社会君权法制化的发展过程和运作机理。自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年)始编《律疏》至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律疏刊定》,期间,“十恶”制度和“缘坐”制度趋于完备和成熟,唐律中的谋反罪体系也得到了彻底的建立与完善。传世文献中所载的典型案例,不仅细致描绘了司法实践过程中的细节亦为考察封建法律之工具性提供了素材佐证,同时,儒家的恤刑宽仁精神也获得了充分的展现。本文通过对唐代谋反罪立法及其司法实践进行研究,以期对唐代谋反罪的立法体系及司法实践之机理进行简明精炼地梳理与解构。本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阐明唐代谋反罪立法的渊源以及传世文献中与谋反相关的典型案例的研究意义,介绍本文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并指出本文研究的意义与价值。第二部分,谋反罪立法的渊源、内容及其特征。首先,梳理与谋反罪息息相关的两种制度设计之历史源流;其次,对唐律谋反罪的立法情况进行分析,主要是以律文为中心,系统、全面地分析相关法律规范;最后,讨论唐代谋反罪的特征,及对唐代谋反罪立法的总体分析。第三部分,唐代谋反罪的司法实践情况。梳理《中国历代名案集成·上卷》中收录的23件有关唐代谋反罪司法实践的案例,以此为中心,参照两唐书及其他传世文献中的相关记载,对其按照司法实践的具体情形进行分类,对每个案例分别从基本案情、法律适用分析和综合评价三个维度进行解析,通过比较其变化趋势,着重考察特点、实质和规律。第四部分,唐代谋反罪司法实践的总体分析。这部分拟从不同的角度解构其司法实践特点和实质,包括:行为主体、价值追求和立法精神等。第五部分,结论。对唐代谋反罪立法的基本情况做大致概括,并对唐代典型谋反案件的审判情况做一梳理,在此基础之上,对唐代谋反罪的立法与司法实践情况做综合说明,揭示其司法实践过程的样态和轨迹。
其他文献
1933年12月陈寅恪阅岑仲勉论著后回复陈垣的信中,有“此君想是粤人,中国将来恐只有南学,江淮已无足言,更不论黄河流域矣”一节。我读后百思不得其解,以为不免以偏概全,似与近代学术
报纸
介绍了PVC型材的耐候性指标,通过人工老化试验分析了着色剂对彩色、青白色和本色PVC型材耐候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本色PVC型材的耐候性最好。
针对实际工程中存在的受拉钢筋纵向非均匀锈蚀梁,从锈蚀钢筋混凝土本构关系入手,对锈蚀梁结构性能退化和破坏特征进行分析.建立锈蚀梁有限元模型,钢筋单元采用三维杆单元,混
建立公共健康教育措施下的一个戒烟模型,利用再生矩阵方法确定模型的基本再生数,同时研究无烟平衡点的局部稳定性与吸烟平衡点的局部稳定性.进一步利用数值模拟验证相关结果
校史校情是高校德育工作中的宝贵资源和精神财富,有着与其他资源不同的显著特征,以其为内容的教育在培养、塑造大学生思想品德过程中具有长期性、稳固性的功能优势;校史校情
<正>在2017年首届长三角名师工作室联盟活动中,笔者执教了一节"勾股定理与图形面积关系"的展示课,所使用的教材是苏科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教材在编排上利用图形面积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要充分认识荣辱观建设任务的必然性和必要性,构建社会共同“道德感”,加强全社会尤其是重点群体的荣辱观教育,建立起立体全方
推荐图书:《野狐岭》$$ 陈彦瑾 人民文学出版社编审,编辑室主任,《帅作文》主编。组织策划和编辑出版丛书“黑白阎连科系列”(12种)、“妖蛾子畅销珍藏本”(5种)、“陈希我
报纸
在供应商主导的分散决策二级供应链中,考虑提前期可以压缩和需求预测信息可以更新,讨论了零售商的订货批量决策以及供应商的提前期和批发价格决策,分析了零售商和供应商决策之间
<正> 一、概况 巴拿马位于中美洲地峡,东连哥伦比亚,南濒太平洋,西接哥斯达黎加,北临加勒比海,连接中美洲和南美洲。国土面积约7.6万平方公里,人口263万。巴拿马运河从南至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