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裂缝影响的页岩储层可压性评价方法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z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力压裂是页岩气开发的核心技术,通过页岩储层的大规模体积压裂,使页岩储层形成复杂裂缝网络,从而使存储于超低渗透页岩储层中的页岩气得以工业开发。可压性是页岩储层在水力作用下形成缝网,因而得以有效改造的难易程度,有效的评价储层可压性是页岩气储层评价的重要内容。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可压性评价方法并不完善,特别是没有将对缝网形成具有重要影响的裂缝发育程度引入可压性评价之中。目前,人们用脆性系数来表征页岩储层的可压性,尽管提出的岩石脆性评价方法多达30多种,但根据实际资料获取的便利程度,常用的评价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模量法,利用储层岩石弹性模量和泊松比来计算页岩脆性,弹性模量高、泊松比低的岩石具有高的脆性和可压性;另一种是矿物成分法,利用脆性矿物成分含量来计算岩石脆性,石英等脆性矿物含量越高,岩石脆性和可压性越强。然而,很多时候这两方法给出的结果并不一致,为什么存在差别还没有给出答案。同时,天然裂缝对水力压裂缝网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某些情况下具有决定性影响,迄今为止,还没有将裂缝对可压性的影响引入可压性评价模型中。在分析裂缝对缝网形成和弹性模量的影响基础上,认为模量和矿物成分计算获得的脆性系数反映了储层岩石不同的属性。矿物成分代表了岩石基质材料的脆性,而代表抵抗变形能力的弹性模量更多地受到裂缝的影响。目前,评价可压性的两种方法实质上是将储层视为均质无裂缝的介质,针对裂缝不发育的储层这两种方法计算获得的可压性系数近似相同,而对裂缝发育层段,模量法因受到裂缝影响,计算获得的可压性系数小于矿物成分法。岩石基质脆性和裂缝发育均对可压性有重要影响。目前的可压性评价模型没有对基质和裂缝的影响加以区分,并对裂缝的影响考虑不足。将裂缝单独作为一个影响因素,提出了一种新的考虑基质脆性和裂缝发育联合影响的可压性评价模型,K=α1K1+α2K2。式中,K1为基质脆性系数,K2为裂缝影响系数,α1和α2为基质和裂缝影响的权重因子,用来表示基质和裂缝两个因素影响的相对大小。基质脆性系数K1可根据矿物成分获得,利用脆性矿物的相对比例进行计算;裂缝影响系数K2可根据岩石模量与无裂缝的基质材料模量的差异程度来表征,可用测井资料或室内实验测试来获取。对于裂缝影响系数K2,首先根据矿物成分,利用岩石物理中的Voit-Reuss-Hill模型估算基质材料模量,并对孔隙度和TOC的影响进行校正,得出一个无裂缝的页岩基质的理论模量。然后利用波速测试获得页岩的实测动态模量,实测的动态模量考虑了裂缝影响。用无裂缝的基质理论模量减去实测模量,得到的差值比上基质理论模量,得到裂缝影响系数K2。利用重庆页岩气储层岩心和实测测井资料对所提出的可压性评价方法与模型进行了应用与验证,得到了龙马溪、鲁家坪、牛蹄塘等储层的可压性评价结果和相对大小。计算结果与成像测井结果的对比表明,与现有模型相比,新模型更为合理。
其他文献
钯催化的芳基卤代物的羰基化反应是有机合成中的重要工具之一。其中,以一氧化碳为碳源,芳基卤代物为底物,合成二芳基酮类,芳香醛类和芳香羧酸类等化合物得到广泛地研究和应用
为了明确塔河稠油采出液的稳定机理,为塔河稠油进行高效破乳提供理论基础,本文采用界面黏弹性仪、界面张力仪、Zeta电位及纳米粒度分析仪等仪器,研究了稠油中的沥青质、胶质
裂缝是油气的主要储集空间以及重要运移通道,通过正演模拟对裂缝介质的地震响应进行研究,可以用来指导储层发育情况的预测工作。本文将积分弹性参数差分方法拓展到了三维条件
随着石油天然气资源的不断开采利用,油气勘探工作正在逐渐由传统常规油气藏转向特种油气藏。裂缝型油气藏作为一种典型的非常规油气藏,其成藏方式多样化,各向异性现象明显。
茈二酰亚胺具有大的π-共轭苯环平面结构和两个亚胺环结构,使其具有极强的光电性能和荧光性能。该化合物在较稀的溶液中荧光很强,量子产率很高(接近于100%),但是,在浓溶液特别
活性染料具有色泽鲜艳、各项牢度优良、生产成本低、色谱齐全、使用方便和适用性强等优点,其应用得到不断的扩大。活性染料中以C.I.活性黑5为代表的黑色活性染料消耗量最大,
石英晶体微天平(Quartz Crystal Microbalance,QCM)是一种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及高稳定性的测量仪器,被广泛的应用于物理、化学、生物、食品工业、环境科学和临床医学等领
碳酸盐岩地层作为一种传统的优质储层,以其高产而闻名。但在溶蚀作用不多的碳酸盐岩地层中,如何正确的识别其他对储层有利的因素就成了碳酸盐岩储层预测的重点。逆冲带盐下碳
自然水生态系统中底泥微生物在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其群落结构特征与水环境及底泥理化性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该研究中,选择冬奥会核心区山区河流太子城河,自2018年8月到2019年6月每两个月对河流不同样点水体环境因子、底泥沉积物物理化学性质、水体浮游植物和底泥微生物取样监测。研究了环境因子和底泥微生物的时空分布规律;应用统计分析研究了水体和底泥环境因子对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探索了不同
储层评价是油气田开发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储层各个参数对储层的好坏进行综合判断,加深对储集层的了解,从而为开发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史深100Es210储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