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六义”学术史研究

被引量 : 23次 | 上传用户:marriamirr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六诗”的概念源于先秦,“六义”的概念出现在西汉,一般认为“六诗”就是“六义”。“诗六义”的称呼一直延续至今,其间,对“诗六义”的研究从没有中断过,且争鸣不断。本文通过文献学的方法,对“诗六义”学术史进行研究,揭示各个阶段对“诗六义”的研究状况,理清其学术发展的脉络。全文共分为七个部分。绪论部分:简述20世纪以来,“诗六义”研究的状况,确定本文研究的对象、范围、重点,说明研究的意义与方法。第一章先秦至西汉:“诗六义”萌芽。主要探究先秦至西汉对风、雅、颂、赋、比、兴的研究。先秦典籍提供丰富的“诗六义”资料,像《周易》、《诗经》、《周礼》、《仪礼》、《左传》、《论语》、《孔子诗论》、《孟子》、《荀子》、《庄子》等,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先贤们,如孔子、荀子等对这些概念的认识,尽管他们论及的概念是粗浅的,但对“诗六义”的理解也是有帮助的,同时对先秦“诗六义”的概念的解读对汉代的影响也是深远的。西汉在先秦研究“六诗”的基础上,提出“六义”的概念,且出现两个重要的研究“诗六义”的作品,一是《诗大序》,二是《毛传》。《诗大序》首次对风、雅、颂作具体的解释,“是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风;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谓之雅。……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比附政教十分明显,对后世的影响是深远的。《毛传》直接标明兴,虽没有对兴作具体的解释,但毕竟有首创之功。第二章东汉至唐:“诗六义”研究的发展。东汉“诗六义”的研究得到进一步发展,完整地解读了“诗六义”的概念。其突出的代表是郑玄。他继《诗大序》之踵,又提出赋、比、兴的概念,比附政教十分明显,不仅如此,他还提出“正变美刺”的观点,因为他比较完整地阐述“诗六义”的概念,对当时,乃至后世对“诗六义”的理解产生深远的影响。另外还有郑众、王逸、刘熙等经学家对“诗六义”的解释,也不容忽视。魏晋至隋唐代对“诗六义”进行解读,主要有孔颖达、成伯玛。孔颖达明确提出“三体三用”之说,尽管没有脱掉郑玄比附政教的特征,但明确将“诗六义”分为两部分,是对郑玄理论的进一步深化,其影响也是深远的。当然还提出比、兴皆用美刺善恶的观点,是对郑玄比、兴概念的纠正。成伯玛主要按照自己的理解说诗,提出“三体三情”之说,由“三体三用”演变为“三体三情”,并非只是名称的改变,反映成伯玛对“诗六义”的理解略有创新。对兴的理解注重文学性,说兴有“叹咏尽韵”等效果,这有继承魏晋文论家的观点。第三章宋:“诗六义”研究的高潮。宋代是辨经疑古的时代,对汉代《诗经》学重新反思。在“诗六义”研究上,突出的特点是突破汉唐的观点,研究的著作众多,观点不断创新。有继续以政教比附“诗六义”,例如欧阳修、王安石、苏辙等。程颐提出诗兼六义的观点,认为“诗六义”都是写法。其云曰风者,谓风动之也:曰赋者,谓赋陈其事也;曰比者,直比之;曰兴者,因物而兴起;日雅者,正言其事;曰颂者,称颂德美,吕祖谦、吕乔年、李樗、林之奇等都坚持该观点。朱熹提出三经三维说,即风者,民俗歌谣之诗;雅者,正乐之歌也;颂者,宗庙之乐歌也;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比者,以彼者比此物也。其也将“诗六义”分两个部分,与孔颖达相同,但实质已发生变化,以声歌释风、雅、颂,从文学的角度解释赋、比、兴,对后世的影响是深远的。郑樵、程大昌等也认同该观点。王质认为“诗六义”就是六种诗体。严粲、章如愚等主张以语言风格释风、雅、颂。这些都丰富了“诗六义”的理论。第四章元、明:“诗六义”的缓慢发展。首先是对朱子“诗六义”的继承、补充。一方面对朱子“诗六义”的传承,如梁寅、刘瑾、梁益、朱公迁、许谦、胡一桂、李公凯、刘贞等,都宗于朱熹《诗集传》,在“诗六义”的解释上没有实质性突破。另一方面是对朱熹《诗集传》的补充、阐释。如刘玉汝云认为比、兴之别还在于比是以彼物状此物,兴却能以此事兴此事。姚舜牧云:“尝读三经三纬之说,窃有疑焉。”其对朱熹的标注发出质疑,但对朱熹“诗六义”的定义并无异议。以上诸家有墨守朱熹“诗六义”的观点,也有对其观点进行进一步完善、充实。元、明二代虽以朱熹的《诗集传》的传播占据主要位置,但也有一些经学家宗于汉学。如何楷、朱谋(?)、杨慎等都认为“诗六义”与政教有关。“诗六义”也有新的论断。李先芳认为风、雅、颂的区别不是音调的不同,也不是辞气、内容不同,而是来源不同,出处不同。郝敬云:“凡诗未有离兴者。兴者,诗之情。情动于中,发于言为赋。赋者,事之辞。辞不欲显,托于物为比。比者,意之象。”朱朝瑛认为“古者作诗有赋有比、兴,而用诗亦有赋有比、兴”。用诗亦有赋有比、兴的观点,这些是对“诗六义”认识的进一步深化。第五章清及近代:“诗六义”研究的总结与剖析。清代学者站着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既有对汉学的反思,也有对宋学的反思。对汉代“诗六义”的总结,如对风、雅、颂比附政教,陈启源认为风、雅、颂主于《大序》。方苞云:“风言上之教化动于民者;雅,正也,正乐之歌也;颂者,容也,美盛德之形容”。对以声歌释风、雅、颂的总结,惠周惕认为“风、雅、颂以音别也”。顾镇、毛奇龄、黄中松等坚持该观点。对以语言风格释风、雅、颂的总结,方玉润认为风、雅、颂之别,风体的特点是“轻扬和婉,微讽谲谏”,雅体“整肃而显明,昌大而畅达”,颂体是“其词则简,其义味则隽永而不尽”。这些观点是对“诗六义”的总结。有的对“诗六义”的新探究,惠周惕提出兴兼比、赋的观点”。焦循认为“比当如《春秋》“决事比”之比,比犹例也,歌诗必类。”戴震提出“比通赋与兴”的观点等。这些观点是对“诗六义”的创新。第六章“诗六义”思考。“诗六义”应该为六种诗体,一是“诗六义”所教的对象为瞽朦,二是教瞽矇在不同的场合运用“六诗”,三是“六诗”的顺序为风、赋、比、兴、雅、颂,四赋、比、兴为方法论是不合理的,先秦古籍也没有关于赋、比、兴手法的论述。那么“诗六义”为六种诗体应该是一种较为合理的解释。至于为什么没有赋、比、兴三种诗体,郑玄的解释是乎有一定的道理,即合于风、雅、颂之中,无复择别。
其他文献
目的:总结经方马梅丸治疗腹泻的疗效。方法:采用乌梅丸加减(乌梅、党参、制 附子、肉桂、干姜、川连、黄柏、川椒、细辛、当归、防风、川羌等)治疗各类腹泻病 188例。结果:总有效率82%。
薪酬管理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企业薪酬管理对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我国企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薪酬管理方面存在较多问题,薪酬管理不单单是钱
生产型企业集团效率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依靠降低物流成本,物流成本的降低必须搞好物流管理的协同。随着社会技术的发展,我国生产型企业集团的物流管理协同化发展将会出现物
英国最大的咖啡连锁商COSTA公司于2006年12月将顶级咖啡产品及浓郁意式咖啡文化引入中国,因其在华业务发展的规模、速度和品牌知名度的高速提升,已受到国内外商界及管理学者
<正> 本文拟就固定资产投资与财政经济发展这个涉及我区经济发展模式与道路的重大问题,作一些探索,以期引起进一步讨论。一、去年经济建设成绩及其经济原因一九八五年,广西国
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家电市场不断成熟,商品的同质化现象很严重。家电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在技术开发、制造工艺、品牌之间的争夺,越来越多
本文在明确决定中国空间分异的三次本性的地理要素的基础上,以进化经济地理学和自主体建模的思想和观点分析三次本性在区域发展与进化过程中的作用。首先我们对三次本性的相
本文在消费者搜寻的厂商定价理论基础上构建了一个"两阶段"博弈,分析了即时通讯软件"腾讯QQ"在拥有上亿用户的情况下仍然免费的原因。同时,在更一般意义上为互联网信息产品的
在政治学中,新制度主义是在批判行为主义和继承旧制度主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把制度因素重新纳入政治学的核心范畴,重视制度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认为制度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并探讨
随着20世纪的到来,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绘画艺术也逐渐开放和多元起来。尤其是进入50年代之后,摄影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传播对艺术家来说无疑是重大的挑战。于是大批的艺术家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