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减值理论与实务问题研究

来源 :北京机械工业学院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misl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公布了新的会计准则,其中资产减值准备问题较之旧的准则有了较大的改进。主要的变化在于:新准则引入的“资产组”的概念,扩大了适用范围,在减值迹象的判断上很加明确,可收回金额的计量更加具有操作性,规定已计提减值准备不允许转回,取消了商誉直线法摊销改用公允价值法。新准则基本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接轨。 本文从资产减值会计基本理论入手,对新旧会计准则中有关资产减值的规定进行了探讨,并对我国上市公司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行为进行了分析,最后,根据资产减值理论和实务中的不足,提出更好地实资产减值政策的几点建议。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从资产的涵义出发,首先分析了资产减值和资产减值会计的涵义,接着论述了资产减值在我国的发展历史,最后论述了资产减值理论基础。 第二部分:主要从资产减值会计的确认、计量和信息披露三个方面对资产减值会计的方法进行研究。 第三部分:是通过实证分析对资产减值进行实务问题研究。主要通过对我国12个行业中具有代表性的41家上市公司2005-2006年年度财务报表的研究,分析资产减值准则实施前对上市公司的影响,随后又通过对16家上市公司2007年度中期财务报表的研究,分析资产减值准则实施对2007年中期财务报表的影响,并提出资产价值准则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 第四部分:结论与展望。
其他文献
在甘肃省的经济发展中,中小企业在促进经济发展、创造就业机会、增加财政收入、推动科技创新、繁荣市场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中小企业的成长过程中,却由于初期规
结构性存款成为商业银行新的赢利增长点,带给银行多方面的收益,其发展对国内商业银行改变传统的经营状态,在下一轮的竞争中赢得先机,优选客户,抢占市场,有力地促进银行业全面、协调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近年来,主动型和被动型证券投资基金作为主流的投资理财产品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参与购买,如何选择适合自身收益-风险偏好的基金产品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因而建立健全
目前我们正处在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中,对于企业来说如何能够最大限度获得优良资源,已经成为企业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极其重要的手段。那么,企业如何才能获取这些优良资源?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