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加勒“科学的逻辑”之我见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f9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彭加勒的科学逻辑思想,广泛涉及到科学逻辑领域关于科学发现、科学检验与科学发展的各个方面,内涵丰富且极具特色,对科学探究活动深具指导意义。   本文通过文本解读,从彭加勒科学逻辑思想的科学观基础入手,洞悉其理论基点:进而对彭加勒科学逻辑思想进行整体梳理,归结出五个主要内容;最后围绕彭加勒科学逻辑思想的特色与不足,展开相应评述。依据这一思路,全文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探讨彭加勒科学逻辑思想的科学观基础。科学观是彭加勒科学逻辑思想的理论基点。它涉及到彭加勒关于科学本质观与价值观、关于科学来源的经验约定观、关于科学对象的关系实在观以及关于科学基础的事实选择观等四个方面。   在彭加勒看来,科学的本质是对事物内在统一性与简单性的探究,是对和谐美的追求,科学知识来源于人们的经验约定,事物间的真关系才是惟一的客观实在,科学事实不同于未加工的事实,其选择存在固有标准。   第二部分集中研讨彭加勒科学逻辑思想的主要内容。涉及到假设约定、直觉思维、逻辑思维、和谐美以及统一性与简单性等诸方面的实质及其在科学探究活动中的相关作用及局限性。   通过对彭加勒科学逻辑思想的文本解读,我们发现,约定假设在科学发现中创造条件并对相关理论进行检验评估,直觉思维在科学创造中发挥着突破思维瓶颈获得思维飞跃的关键性作用,逻辑思维以其严谨性与准确性推动科学证明与确证,和谐美的思想引领并贯穿科学进步的始终,科学发展的终极趋势是走向统一性与简单性。   第三部分主要评述彭加勒科学逻辑思想的特色与不足。除本文第二部分论及的五大方面的内容所具有的特色之外,彭加勒的科学逻辑思想还体现着彭加勒高度自觉的科学逻辑思考,也彰显着其内在统一的理论体系;当然这一思想体系也存在着某些不足,比如其科学观基础与思维工具等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限性。
其他文献
现如今,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当人们寻找产生这一危机的根源时,不少人将矛头指向了人类中心主义。他们宣称,正是人类中心主义主导霸占自然、控制自然,超出了地球所能承受的限度,才换来
“科玄论战”是我国学术思想史上的一次影响重大、意义深远的学术论战。是国内学界在自然科学逐渐开始传播的情况下,对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孰是孰非、东方传统思想价值体系与
“科学”这个概念是由国外引进的。中国古代科学与格致学紧密相连,中国古代有科学且在曲折地行进着,古代的名实观、正名论在格物致知中发挥重要作用,其在中国科学的发展历程中具
艺术的公共教育,区别于“艺术教育”的概念,它不是教授公众艺术创作的技能,而是“美术馆和博物馆面向公众的艺术推广和引导工作”,其中包含了引发公众兴趣、协助公众理解、扩
学位
宋应星是17世纪中国明代卓越科学家和思想家,他的《天工开物》是中国科学史中的代表作,也是一部世界名著,深受国内外学术界的推崇。他的《野议》等四篇著作是中国思想史中的
国防生既是大学生又是军队依托普通高等院校培养的后备军官,他们能不能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不仅要看其是否学到了必备的专业文化知识和技能,更要看其是否确立了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