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死刑制度的当代命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jie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死刑问题在原始社会不是问题,在国家社会长期以来也不是个问题,但是在近代西方逐渐变成了令人关注的话题。随着世界人权运动的兴起,废除死刑运动的步伐逐渐加快,以至到了今天,世界上多数国家都已经废除了死刑。世界废除死刑的运动也逐渐影响到中国,死刑在中国也逐渐成为一个话题,但是中国的文化传统、国情和现实决定了我们近期还不可能废除死刑,因此,在中国谈论死刑废除问题还不是时候。笔者以为中国死刑制度的命运:只能是严格限制死刑,然后才有可能逐渐废除死刑。原因是什么呢?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笔者首先分析了中国死刑制度的特点,中国的死刑制度由死刑政策、死刑立法制度和死刑司法制度构成,既指出了优点优点也指出了不足并加以适当评析;接着分析了死刑废除论的观点,死刑限制论的观点并予以评析,认为中国讨论死刑问题应该主要考虑中国的传统和国情;然后分析了中国保留死刑的合理性根据即从国家理论、报应理论、特殊预防理论和一般预防理论几个角度予以论述的,认为中国保留死刑的依据是以上理论的综合,而不是哪一个理论支撑的;保留死刑的历史根据是中国重刑的文化传统,现实根据是中国的国情和现实;笔者以为从刑罚的本质角度考虑中国也有保留死刑的必要,因为刑罚的痛苦性决定了不同的刑罚对犯罪人所施加的痛苦不可能相同。之后笔者论述了严格限制死刑的理由,笔者赞成保留死刑的理由主要是考虑我国的国情、现实和传统,但是刑罚发展轻缓化的历史规律,国际上废除死刑运动的轰轰烈烈的展开,人权运动的勃兴,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死刑的误判、错判,死刑的威慑、惩罚功能逐渐淡化,无不要求中国要严格限制死刑,因为外因可以影响我们,可以影响我们的死刑政策、死刑立法和死刑司法。关于如何限制死刑笔者从死刑的刑事政策,国家决策对待死刑的态度以及立法和司法等方面作了阐述,认为刑事政策应该严格执行,国家决策者对待死刑的态度以及治国理念和政治自信对严格限制死刑乃至最终废除死刑都有重要意义。根据宪法和刑事法中有关赦免的内容,认为宪法赦免条文应当激活,赋予死刑犯宪法上的赦免请求权很有必要,同时在刑事法上予以具体规定,让赦免制度真正发挥保护人权和生命的作用。刑事法死刑条文应当完善;死刑刑罚单一,应该扩充和完善死缓,无期徒刑和提高自由刑的上限以发挥他们替代死刑立即执行的功,因为立法上大幅度削减死刑罪名目前很难,所以可以在司法实践中确立以适用死刑缓期执行、无期徒刑和长期自由刑为原则,以适用死刑立即执行为例外的刑事政策,这样可以虚置
其他文献
采用踏查与样线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内蒙古大青山外生菌根真菌资源与生态进行了系统调查。通过对子实体鉴定及对菌根组织的分离与回接研究表明,目前在大青山发现的外生菌根真菌
ICSID在仲裁中对投资定义的解释有两种方法:以当事国意志为依据的自由直观法和以客观标准为依据的客观标准法。前者以灵活的标准对投资定义做弹性解释以满足复杂的投资交易的
在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社会里,教育对于个人的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将决定一个人是否学到在这个社会中生存的基本技能,能否享受到现代社会的文明成果,能否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
目的:观察玉屏风颗粒联合孟鲁斯特纳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的疗效。方法:选取96例过敏性鼻炎患儿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孟鲁斯特纳治疗,观察组给予玉屏风颗粒联合
活性炭的研究非常活跃.原料的广泛性,工艺的先进性,产品性能的特殊性都受到活性炭使用者的广泛关注,特综述了近年来活性炭研制进展概况并对活性炭的研制作展望.
<正>大块骨溶解症(massive osteolysis,MO)[1],又称Gorham病(Gorham’s disease)[2]、Gorham-Stout综合征(Gorham-Stout syndrome)[3]、消失骨病(disappearing or vanishing bone di
文章主要从唐代开放的时代背景 ,以及唐代服装的形制、面料的色彩、服装的质料等角度阐述唐代服装性感的审美因素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客观上要求放大现有的大学生村官的政策效应,构建起适合大学生村官创业的长效机制,营造出利于大学生村官施展才华的创业环境和氛围,使大学
<正> 陈旭麓等人主编的《中国近代史词典》,集名家为之,收词广泛,立义精审,为学人所共称。但于叶恭绰之卒年,定为1965年,不确。 叶氏曾口述有《太平洋会议前后中国外交内幕及
信息技术在企业的广泛应用使得企业信息化成为企业提高管理水平,改善经济效益,增强竞争能力的重要工具和有效途径。然而,在企业信息化演进过程中,由于受到企业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