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现代经济发展过程中,金融安全以及商业银行的稳健运行是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我国2006年金融市场全面开放的即将到来,我国的商业银行既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激烈竞争的更大挑战,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把商业银行尽快建设成为“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运营安全、服务和效益良好”的金融改革目标也进一步为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信贷风险管理能力是商业银行生存与发展的核心能力之一。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外的大型跨国银行纷纷在我国抢滩登陆,特别是2006年我国金融市场全部开放后,我国商业银行将面临更为严峻的竞争环境和生存压力。这些金融集团在经历了西方成熟的市场经济洗礼后,带到我国的不仅仅是雄厚的资本、品种多样的金融工具,而且还有更为成熟和完善的信贷风险管理体系。反之,我国是市场经济不发达国家,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是随着我国整个金融、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一步一步地发展起来的,历史很短,整个信贷风险管理体系还保留着或部分保留着一些计划经济体制下信贷风险管理的痕迹,在运用风险管理技术、银行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外部监管以及市场约束等方面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缺陷,不利于我国商业银行参与国际金融市场的竞争。因此,加强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管理,是我国银行业参与国际金融市场激烈竞争的基础,也是维护我国金融体系安全与稳定的重要举措。 在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各种风险中,信贷风险是最重要的,也是最致命的风险。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无论是在技术、方法和观念方面,还是在制度方面,都与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存在较大的差距。 本文认为在商业银行信贷过程中虽然面临着信用风险、金融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各种各样的风险,但有些信贷风险可以通过运用金融技术进行防范和化解,有些可以通过制度上的合理设置和优化予以防范。因此,本文主张借鉴巴塞尔委员会颁布的有关文件精神和国际活跃银行成熟的风险管理经验,结合我国银行业的实际情况,从提高银行运用对冲信贷风险的技术性手段的能力、完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建设以及加强银行外部制度约束等方面来对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