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防病、杀虫及具有内生定殖能力的多功能工程菌的研究

来源 :福建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auh123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将含有vip3A杀虫基因的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和具有内生及防病等优良特性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进行原生质体融合,希望得到具有双亲优良特性于一体的工程菌。通过筛选最终得到一株具有杀虫、防病及内生性均较强的多功能融合子。本研究包括以下四部分:一、对BS-2和WB7菌株进行诱导抗性和拮抗作用测定;二、测定亲本菌株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的酶解条件;三、在PEG6000和Ca+2存在下进行原生质体融合及可稳定遗传融合子的筛选;四、稳定遗传融合子的生物学特性的测定。 通过传代实验检查发现,诱导后的亲本菌株均有稳定的抗药性,同时诱导后的亲本菌株对黄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cumerinum)的拮抗作用测定表明:未诱导的亲本菌株BS-2及其诱导的抗利福平菌株均具有很强的抗菌能力,诱导后其抗菌作用和菌落形态没有改变;而菌株WB7在诱导前对黄瓜枯萎病菌有微弱的拮抗作用,诱导的抗卡那霉素菌株则不表现拮抗作用。同时还将诱导前后BS-2和WB7菌株的拮抗作用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它们对黄瓜枯萎病菌的拮抗作用差异很明显。 原生质体最佳制备条件因菌株不同而有很大的区别,试验结果表明,亲本菌株的原生质体形成率随酶解浓度和酶解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但再生率却下降。综合以上的情况,为了达到最佳的酶解和再生率,本实验将WB7kan和BS-2rif的酶解浓度分别定为0.76mg/ml和1.15 mg/ml,在这种酶解条件下WB7kan的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率分别为95.5%和11.3%,而BS2rif的为96.77%和10.5%。 在PEG6000存在下进行亲本原生质体融合,在双抗培养基中筛选得到了97株融合子,将它们在双抗培养基中传代培养后,得到了11株可以在双抗培养基中稳定遗传的融合子,11株融合子对黄瓜枯萎病菌拮抗作用测定表明,其中只有6株具有较强拮抗作用的融合子。 经对这6株可稳定遗传的融合子对小菜蛾杀虫活性的测定和vip3A基因的PCR检测后,得到了3株具有杀虫活性及含有vip3A基因的融合子,并分别被命名为YB1、YB2和YB3,它们对小菜蛾分别有62%、65%描建农林人学硕士学位论义再经过内生定殖检测,最终只有融合子YB:具有和68.3%的杀虫效果。很强的内生能力。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微创给药(less invasive surfactant administration,LISA)和传统插管-给药-拔管(intubate surfactant extubate,INSURE)
巨磁电阻(GMR)效应是指将反铁磁偶合的三层纳米膜电阻元件置于一定的磁场中,GMR的电阻率发生剧烈的变化,其磁灵敏度与一般磁敏元器件相比要高数倍,这一现象的发现立即引起了
目的 探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极低出生体重(very low birth weight,VLBW)早产儿生后4d内液体摄入量及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
目的:该研究用EBV感染正常人外周血B细胞,建立LCLs,并将LCLs移植到严重联合免疫缺陷小鼠(NOD-SCID小鼠)体内.观察LCLs在NOD-SCID小鼠体内的成瘤性,试图建立EBV相关的AIDS患者
开关线式MEMS(微电子机械系统)移相器具有低损耗、宽频带、易集成、高隔离、高相移精度和结构简单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移动通信、卫星通信、相控阵雷达等领域中。但目前由于工
学位
随着人们对存储技术要求的提高,基于自旋转移矩(STT)效应的磁性随机存储器(STT-MRAM)以其巨大的优势成为磁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作为随机存储器的核心组成部分,磁隧道结中磁矩
摘要:数学的抽象性必须以具体的素材为基础,任何抽象的数学概念、命题,甚至数学思想和方法都有具体生动的现实原型。本文提出如何在中职数学教学中贯彻具体与抽象相结合的原则,从学生的感知出发,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从具体到抽象,逐步形成抽象的教学概念,进而上升为理论,然后用理论再去解决数学应用问题和生活实际问题。  关键词:中职数学;具体;抽象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
在ADSL(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ine)和VDSL(Very-high-bit-rateDigital Subscriber Line)上采用的离散多音调制技术,虽可以最大限度利用信道容量,但其较大的波峰系
随着分子生物学理论和基因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植物转基因技术已成为一种新型农业技术,全球性生物农业的大发展是大势所趋.但是,目前的植物基因工程技术也有不少不足之处,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