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以来,随着城市化步伐加快,土地利用方式与格局逐步变迁,城市发展与水生态环境的矛盾愈加凸显。城市的无序扩张以及不合理规划,引发了一系列问题,例如城市内涝等,威胁到城市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及生活品质。居住区作为城市中用地面积最大的体块,其景观建设对于城市生态调节有着关键作用。自上世纪末以来,发达国家纷纷开展以生态修复为核心的雨水管理理论研究,低影响开发理念由美国提出,旨在通过分散的、小规模的源头控制来达到对暴雨后产生的径流和污染的控制,使开发地区内维持与恢复自然的水文循环模式。目前,我国在进行居住区生态文明建设时,强调其生态效益,但也相对弱化了其景观潜力和审美价值,导致许多已建成项目呈现出景观功能单一、审美效果差、各类生态设施与景观风格不统一等问题。为提升生态文明建设下居住区的景观品质,本文借鉴低影响开发理念经验,进一步探寻低影响开发设施的景观潜力,探究实现集功能性、审美性、生态性为一体的居住区景观营造途径,帮助完善生态文明建设下居住区景观设计综合体系。(1)明确低影响开发理论体系的核心理念及关键技术。结合国内外优秀案例研究,总结低影响开发理念下居住区景观设计思路与策略,为后文的展开提供理论依据和案例借鉴。(2)通过梳理社会形势、自然条件、居住区现状等条件,分析在居住区景观设计中应用低影响开发理念所面临的关键问题及应对策略,并以美观性、互动性、舒适性等感知体验结合生态性和经济性提出设计原则,探讨低影响开发理念下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关键影响要素。(3)基于关键影响要素分析,依托景观设计及艺术设计原理,探讨最适用于居住区景观的低影响开发理念应用策略,分别针对雨水管理设施、景观元素以及景观节点的营造提出使用指引、应用方案以及优化措施。(4)以低影响开发理念在武汉香树花城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为例验证以上结论,得出以低影响开发理念为基础的居住区景观设计优化策略,帮助探索低影响开发理念的景观化和艺术化表达方式,补充低影响开发理念与景观设计理论的综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