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对词汇认知策略影响的实证研究

来源 :河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zhou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就我国研究生英语教学中融入隐喻知识对英语学习者的词汇学习策略的影响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基于隐喻机制与认知策略的内在联系,本研究要解答的主要问题:隐喻是否对学习者词汇认知策略有显著影响。本研究旨在引导我国英语学习者摆脱被动的学习方式,转向主动灵活的学习方式。词汇在外语学习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而Gu &Johnson (1996)的研究表明,我国的英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尤其是词汇学习中,大多依赖死记硬背,而缺乏灵活思考、主动学习的能力。对于学习者来说,词汇学习既费时又费力,而且效率低下。然而现有隐喻研究成果(如Gibbis,1992;Lazer, 1996)表明隐喻应用于词汇习得有助于降低学习难度,提高理解能力和灵活应用能力。此外,鉴于教育的最终目标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学习策略对于学习者而言至关重要,本文试图就隐喻对学习者词汇学习认知策略的影响展开了系统研究。因此,本研究以一份问卷调查和两套词汇水平试卷为基础,以河南科技大学80名2008级非英语专业研究生为受试对象,试图将隐喻引入英语教学来探讨隐喻对研究生词汇认知策略的影响。研究目的有:1.研究生精读教学中融入隐喻教学是否明显改变学生的词汇认知策略;2.词汇策略的改变是否影响其词汇水平;3.词汇水平的提高和认知策略之间的关系。本文借助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11.5版本)对原始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隐喻教学的介入,引起受试对象词汇认知策略显著地改变。以隐喻思维相对应的心理联想策略已成为实验对象所采用的主要词汇认知策略之一,死记硬背的词汇记忆状况有明显改善;2.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隐喻教学显著提高了实验对象的词汇水平。当学习者不仅仅从单纯的词汇角度来记忆英语词汇,而是从词源和与社会的关系上进行学习时,他们便能够自觉地分析所遇到的隐喻词汇,探索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并积极地积累相关词条,扩大自己的词汇储备;3.通过相关分析得知,隐喻培训后,实验对象词汇水平的提高与词汇认知策略的改变有显著的相关性。心理联想策略、语境策略与词汇水平呈高度正相关;复习策略、猜测策略与词汇水平呈中度相关;而死记策略与词汇水平呈高度负相关。结果表明,对于实验对象而言,隐喻融入英语教学后,心理联想策略使用频率的提高是导致词汇水平提高的主要原因。本实验的结论对中国的英语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首先,教师应该认识到隐喻的重要性,应当把隐喻意义的教学作为英语词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次,在教授多义词时,可以从认知角度分析语义引申机制,帮助学生理清多义词各义项之间的隐喻性关系,向学生指出人类这种隐喻性思维的特征。也应进行适当的词源教学从认知过程方面的分析揭示词义演变过程。最后,教师应当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并且加强对词汇学习策略的灌输,培养他们灵活使用策略的能力。学习策略培训不仅可以促进外语学习,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在学习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促进二语习得。
其他文献
本文结合财经证券研究报告这种文体的特点,论述了财经证券类研究报告的翻译(英译中),应注意从三方面的处理来较为全面、忠实地传达原文信息,即该类文体的客观规范性、专业性
<正> 傅氏特别重视对妇女月经不调的辨治,认为妇科调经尤难,“苟不分别细微,用药鲜克有效。”《傅青主女科》调经门下列经水先期、经水后期、经水先后无定期等14证,载方15首
在过去20年的外语教育界中,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从简单的语言辅助教具到自主学习教学平台的转变。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各高校陆续建立了多媒体中心、语音实验室及近些年发展的语
对国内外利用卫星热红外波段探测煤火的方法进行了统计分类,着重对比分析了中分辨热红外卫星的地表温度反演方法和煤火区提取算法的特点,评述了机载热红外遥感探测煤火的研究
从台东丰年机场乘坐立荣航空的班机,只要十五分钟就能到达绿岛。由于是岛内航线,航程又短,乘客不多。因此飞机都是只能乘坐十几个人的老式螺旋桨小飞机。绿岛机场也不大,只有一条
<正> 风湿病系全身变态反应性疾病,可累及各系统及器官,以骨关节、心脏的损害发生率最高,而神经系统的损害也不少见.许多作者将神经系统的风湿性损害称为神经风湿症.此症病理
近年来全球资源日益紧缺,所以当前炼油厂提高加工原油的速度和质量问题尤为重要,而炼油厂常减压蒸馏装置腐蚀防护是其重要基础,本文通过研究讨论腐蚀物质对炼油厂常减压蒸馏
为提高木荷造林成效,探索影响木荷生长的地形因子,在福建省华安西陂国有林场对不同地形条件下木荷的生长情况进行系统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造林3 a后,不同坡位标准地中木荷
在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国家鼓励消费拉动经济的背景下,消费信贷需求逐年旺盛,消费金融在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也在不断壮大。2010年,国家初步设立了消费金融公司,旨在面向更广泛